[實用新型]軌道振動傳感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90998.9 | 申請日: | 2008-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68314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偉奇;岳國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黑龍江省興盛測控設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K9/08 | 分類號: | B61K9/08;G01M7/02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吉東 |
| 地址: | 150000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軌道 振動 傳感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傳感器領域,具體涉及到振動傳感器領域。
背景技術
通過檢測軌道的振動狀態就能夠獲知軌道的工作狀況以及軌道上機車的運行狀況,現有的軌道振動狀態的檢測方法和設備也是多種多樣,在軌道振動檢測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是軌道振動傳感器,現有的軌道振動傳感器,有的是采用接觸的方式來檢測軌道振動的,它是通過車輪的擠壓而產生信號,這種傳感器的使用壽命短,并且只能夠在車輪經過傳感器的時候才能夠產生檢測信號,靈敏度低。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軌道振動傳感器的靈敏度低、使用壽命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軌道振動傳感器。
軌道振動傳感器,它包括慣性振子、振子彈簧、聲壓筒、拾音器、增壓板、外殼和軌道連接器,其中聲壓筒固定在外殼內底部的中心位置,在聲壓筒內底部中心位置固定有拾音器,在聲壓筒的頂部中心開有通孔,慣性振子通過振子彈簧固定在聲壓筒的上部中心位置,所述慣性振子的傳動桿穿過所述聲壓筒頂部的通孔延伸到聲壓筒內部,增壓板的中心與所述慣性振子的傳動桿底部固定連接,并且所述增壓板、慣性振子與拾音器相互平行,所述聲壓筒和慣性振子密封在外殼內,軌道連接器固定在外殼的上表面。
本實用新型的軌道振動傳感器在應用的時候,將其埋設在軌道下方,然后將軌道振動傳感器上的軌道連接器與軌道硬性連接即可,安裝方便。
本實用新型是針對軌道振動這一車輛行駛過程中必須產生的物理現象進行檢測,具有信號源可靠穩定、靈敏度高的優點。
通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軌道傳感器采集到的軌道振動的信號,能夠根據振波在金屬材料中傳播速度快,距離遠這一物理特性,結合頻譜分析、波形識別等高端人工智能技術,從而達到識別運行車輛、判定距離范、速度范圍的性能。與已有傳感器相比,具有輸出量全的突出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軌道傳感器適用于對固體的振動檢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方式所述的軌道振動傳感器包括慣性振子3、振子彈簧4、聲壓筒5、拾音器6、增壓板9、外殼10和軌道連接器11,其中聲壓筒5固定在外殼10內底部的中心位置,在聲壓筒5內底部中心位置固定有拾音器6,在聲壓筒5的頂部中心開有通孔,慣性振子3通過振子彈簧固定在聲壓筒5的上部中心位置,所述慣性振子3的傳動桿穿過所述聲壓筒5頂部的通孔延伸到聲壓筒5內部,增壓板9的中心與所述慣性振子3的傳動桿底部固定連接,并且所述增壓板9、慣性振子3與拾音器6相互平行,所述聲壓筒5和慣性振子3密封在外殼10內,軌道連接器11固定在外殼10的上表面。
在應用的時候,將本實施方式的軌道振動傳感器的軌道連接器與軌道1底部固定連接即可,然后拾取拾音器6輸出的電信號進行處理,就能夠獲得軌道傳感器所檢測到的振動信號。
本實施方式所述的軌道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在軌道發生振動的時候,所述振動通過軌道連接器11傳遞給外殼10,使得外殼10以及與外殼固定連接的聲壓筒5、拾音器6產生共振,由于慣性作用,慣性振子3帶動增壓板9與聲壓筒5產生位移差,即使聲壓筒5內的空氣產生振動,再通過聲壓筒5內底部的錐形結構增強振動效果,將空氣振動的波壓在聲壓筒5底部進行了放大,處于聲壓筒5底部的拾音器6將接收到波壓信號轉變成電信號。
通過對本實施方式所述的軌道傳感器獲得的振動信號的處理能夠獲得軌道的振波波紋,通過所述振波波紋進行動態智能分析,能夠識別出軌道上是否有車輛行駛,車輛的速度范圍、大約節數以及車輛距離振動傳感器的大約距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黑龍江省興盛測控設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黑龍江省興盛測控設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9099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