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拋光機中吸塵口的調節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82321.0 | 申請日: | 2008-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68911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24 |
| 發明(設計)人: | 陳美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美青 |
| 主分類號: | B24B29/00 | 分類號: | B24B29/00;B24B55/06 |
| 代理公司: | 臺州市方圓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張智平 |
| 地址: | 317610***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拋光機 吸塵 調節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拋光機,特別是拋光機中吸塵口的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拋光機作為一種拋光設備,在機械加工中被廣泛使用。
拋光機在對工件進行拋光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粉塵。這樣使得工作環境較差,且吸入過量的粉塵還會影響操作工人的身體健康。為此,人們設計出了吸塵裝置,通過它能將拋光機拋光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吸出。
通常,吸塵裝置為一個吸塵口,吸塵口的一端處于拋光機的拋光工作面處,吸塵口的另一端位于拋光機外部且在該處設有風機。
風機運作過程中,就可將拋光機內的粉塵吸出。從而提高工作環境質量。但是,上述的吸塵口位置固定,當對不同尺寸的工件進行拋光時,吸塵口會阻擋工件,使得它的適用性較差。因此,吸塵口的合理定位直接影響到吸塵效果。
同時,對不同的工件進行拋光,其粉塵量較多的拋光工作面處位置不固定,因此,它也不能完全有效的進行吸塵,使得它的使用穩定性較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適用性高、調節方便的拋光機中吸塵口的調節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拋光機中吸塵口的調節裝置,吸塵口設于拋光機的殼體內且它處于拋光機的拋光工作面處,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位于殼體內的呈桿狀的調節桿,調節桿的兩端分別聯接于殼體的兩側,上述吸塵口的外側聯接在調節桿上且在兩者之間設有能調整吸塵口位置的調節機構一。
吸塵口呈圓筒狀,它的一端為進口,另外一端為出口。吸塵口的進口位于拋光機的拋光工作面的下部,吸塵口的出口與吸塵軟管相連接,吸塵軟管的另一端連接在除塵器上。除塵器工作過程中,就可將拋光工作面處產生的帶塵空氣吸入吸塵口,通過吸塵軟管使得帶塵空氣再進入除塵內進行處理。
由于吸塵口是聯接在調節桿上的,通過調節機構一就可相對于調節桿調整吸塵口的位置,使得吸塵口的進口能夠始終保持離拋光工作面處最近的位置。
在上述的拋光機中吸塵口的調節裝置中,所述的調節桿為螺紋桿,所述的調節機構一包括固定套和兩個調節螺母一,所述的固定套聯接在吸塵口外側且固定套套于上述的調節桿上,上述的調節螺母一連接在調節桿上且這兩個調節螺母一能分別抵靠于固定套的兩端。
顯然,調節套可沿調節桿軸向移動,待調節套的位置確定后,旋動調節螺母一使得兩個調節螺母一緊緊的抵靠在調節套的兩端,這樣就將調節套固定住了,也就是說,在調整了吸塵口接頭的左右位置后,可將吸塵口接頭固定住。
同時,松開兩個調節螺母一后,調節套還可相對于調節桿轉動,待調節套的位置確定后,再旋動調節螺母一,使得兩個調節螺母一緊緊的抵靠在調節套的兩端,將固定套固定住。也就是說,在調整了吸塵口的擺動位置后,可將吸塵口固定住。
在上述的拋光機中吸塵口的調節裝置中,所述的固定套與吸塵口之間設有能使吸塵口相對于固定套移動的調節機構二。可以看出,通過調節機構二能實現吸塵口的前后調整。
在上述的拋光機中吸塵口的調節裝置中,所述的調節機構二包括調節螺釘、調節螺母三和設于吸塵口外側的卡槽,調節螺釘穿在固定套上且調節螺釘的兩端均伸出固定套,調節螺釘的一端卡接于上述的卡槽處,調節螺釘的另一端與調節螺母三相聯接。
可以看出,吸塵口是通過螺釘和調節螺母三連接在固定套上的。需要調節吸塵口的前后位置時,將調節螺母三松開即可。這樣使得吸塵口可前后移動,待位置確定好以后,再將調節螺母三連接在調節螺釘上,就將吸塵口固定住了。
在上述的拋光機中吸塵口的調節裝置中,所述的調節桿與殼體之間設有能使調節桿相對于殼體移動的調節機構三。通過調節機構三使得吸塵口實現上下調節。
在上述的拋光機中吸塵口的調節裝置中,所述的調節機構三包括兩個調節螺母二和分別設于殼體兩側部的呈條狀的定位孔,上述的兩個定位孔平行,上述調節桿的兩端分別穿過定位孔,上述的調節螺母二位于殼體外側且調節螺母二通過螺紋連接在調節桿的兩端。這樣的結構使得調節桿可相對于殼體上下移動,從而實現吸塵口的上下移動。
在上述的拋光機中吸塵口的調節裝置中,所述的定位孔沿豎直方向設置。
作為另外一種情況,在上述的拋光機中吸塵口的調節裝置中,所述的調節機構三為兩個調節螺母二和殼體兩側部由上至下設置的若干個定位插孔,上述調節桿的兩端分別處于殼體兩側的定位插孔處,上述的調節螺母二位于殼體外側且調節螺母二通過螺紋連接在調節桿的兩端。將調節桿固定于不同的定位插孔就可調整調節桿的上下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美青,未經陳美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8232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發光元件的封裝結構及其光源裝置
- 下一篇:一種數據傳輸的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