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熱鋼渣自卸汽車保溫車體無效
| 申請號: | 200820021111.0 | 申請日: | 2008-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17408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4-08 |
| 發明(設計)人: | 劉立華;魏茂紅;李書明;欒秀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萊蕪鋼鐵集團泰東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P1/28 | 分類號: | B60P1/28 |
| 代理公司: | 濟南魯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長義;崔民海 |
| 地址: | 271126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鋼渣 汽車 保溫 車體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專門運輸熱鋼渣的自卸汽車車體。
背景技術
目前,運輸熱鋼渣的自卸汽車車體均采用普碳鋼鋼板制成,再用矩形管桁條加強。熱鋼渣具有高溫、高體密、高耐磨的三高特點,處于緩冷狀態的液態鋼渣溫度為1100-1250℃,紅鋼渣溫度在700-1000℃之間;體密一般在3.1-3.6g/cm3之間;用易磨指數表示,標準砂為1鋼渣為0.7。由于熱鋼渣的上述特點,造成熱鋼渣運輸自卸汽車存在以下主要問題:強度低、耐熱性差,對熱鋼渣產生的傳導熱和輻射熱無任何防護能力,使自卸汽車副車架及底梁在較短的時間內就發生了扭曲變形,液壓管路系統更換頻繁,燃油箱和液壓油箱受熱后變形破損,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在已公開的專利號為“ZL200420099504.5”的專利技術中部分解決了以上問題,但仍存在著明顯的缺陷:首先,車體采用材質為1Cr18Ni?9Ti的耐熱鋼板,保溫材料為硅酸鋁板和巖棉,制造成本高,其次,車體的耐磨性差,且不易于焊接,用螺栓固定的耐熱鋼板在受熱變形后修復難度較大,不利于車體的重復利用。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目前運輸熱鋼渣自卸汽車車體存在的弊端,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車體強度高,耐高溫且可防輻射熱的熱鋼渣自卸汽車保溫車體。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包括前箱板、左箱板、右箱板和底箱板,其特征在于前箱板、左箱板、右箱板和底箱板的內板分別均采用錳鋼板制成,內板的厚度為15~25mm,內板上設有槽鋼制成的加強桁條,加強桁條均是焊接在內板上的,加強桁條之間設有輔板,輔板采用錳鋼板制成,輔板的厚度為6~10mm,加強桁條與內板之間形成桁條空腔,輔板與內板之間形成箱板空腔,空腔內設置隔熱保溫材料,隔熱保溫材料采用粉煤灰。
本實新型具有車體強度高,耐高溫且可防輻射熱,有效地防護了熱鋼渣產生的傳導熱和輻射熱對汽車的損壞,大大延長了自卸汽車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的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的右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箱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前箱板,2、左箱板,3、右箱板,4、底箱板,5、內板,6、上加強桁條,7、縱加強桁條,8、橫加強桁條,9、輔板,10、桁條空腔,11、箱板空腔,12、隔熱保溫材料。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本實用新型包括前箱板1、左箱板2、右箱板3和底箱板4,其特征在于前箱板1、左箱板2、右箱板3和底箱板4的內板5分別均采用錳鋼板制成,內板的厚度為15~25mm,內板5上分別設有槽鋼制成的上加強桁條6、縱加強桁條7及橫加強桁條8,上加強桁條6、縱加強桁條7和橫加強桁條8焊接在內板5上,縱加強桁條7和橫加強桁條8的個數分別至少是兩個,在各加強桁條之間設有輔板9,輔板9采用錳鋼板制成,輔板9的厚度為6~10mm,上加強桁條6、豎加強桁條7及橫加強桁條8分別與內板5之間形成桁條空腔10,輔板9與內板5之間形成箱板空腔11,桁條空腔10和箱板空腔11內設置隔熱保溫材料12,隔熱保溫材料12采用粉煤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萊蕪鋼鐵集團泰東實業有限公司,未經萊蕪鋼鐵集團泰東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2002111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