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苯甲酰中烏頭原堿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810306254.0 | 申請日: | 2008-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17976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4-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建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芝芝藥業(y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221/22 | 分類號: | C07D221/2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高 蕓 |
| 地址: | 610072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苯甲酰中 烏頭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醫(yī)藥領域,具體涉及苯甲酰中烏頭原堿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雪上一枝蒿、草烏、川烏、附子等同屬烏頭屬植物,其中的烏頭堿類雙酯型二萜生物堿及其水解產(chǎn)物是主要的毒性和活性成分,苯甲酰中烏頭原堿Benzoylmesaconitine為雙脂類二萜生物堿中烏頭堿水解后的單脂型產(chǎn)物,毒性約為中烏頭堿的1/200。具有鎮(zhèn)痛、抗炎、局麻等作用。
中國專利申請CN1569864A,申請?zhí)枮?00410010819.2,附子及烏頭屬植物中脂類生物總堿的分離方法的發(fā)明專利申請公開了采用硅膠柱層析的方式分離脂類生物堿的方法,具體是以二氯甲烷乙醚乙醇分別以5~6∶3~4∶0~2比例梯度層析,得到三組脂類生物堿,分別是苯甲酰中烏頭原堿鏈脂肪酸酯、苯甲酰烏頭原堿長鏈脂肪酸酯、苯甲酰次烏頭原堿長鏈脂肪酸酯,分離效率分別為35%,13%,3%以上;但是得到的并不是苯甲酰中烏頭原堿。
據(jù)發(fā)明人了解現(xiàn)有方法提取、分離雪上一枝蒿、草烏、川烏、附子等烏頭屬植物所得到的提取物中苯甲酰中烏頭原堿的含量極低,其他成分較多;并無專門提取苯甲酰中烏頭原堿的提取分離方法,目前尚未見以柱層析方法專屬分離、精制、收集苯甲酰中烏頭原堿的相關報道。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專屬性強的用于分離、精制、收集苯甲酰中烏頭原堿的制備方法。
具體地,本發(fā)明制備苯甲酰中烏頭原堿的方法是從烏頭、附子、雪上一枝蒿或草烏中提取的總生物堿采用柱層析分離得到苯甲酰中烏頭原堿;其中柱層析分離所用洗脫劑為石油醚丙酮二乙胺,其重量配比為50~53∶15~19∶3.5。
采用本發(fā)明方法可從總生物堿中有效分離出苯甲酰中烏頭原堿,分離后所得產(chǎn)品中所含雜質種類極少,僅有幾種非苯甲酰中烏頭原堿成分,該方法分離苯甲酰中烏頭原堿的專屬性強,所得苯甲酰中烏頭原堿含量雖然小于90%,但是也為后來以此產(chǎn)品為基礎繼續(xù)分離、精制得到純度更高的苯甲酰中烏頭原堿。
為了進一步提高分離所得產(chǎn)品中苯甲酰中烏頭原堿的含量,對柱層析分離方法進行改進優(yōu)化,首先采用硅膠柱層析分離,所得苯甲酰中烏頭原堿粗品用丙酮溶解,再用氧化鋁柱層析分離。
具體地,對洗脫劑優(yōu)化:硅膠柱層析分離所用洗脫劑為石油醚-丙酮-二乙胺,其重量配比為50∶19∶3.5;氧化鋁柱層析分離所用洗脫劑為石油醚-丙酮-二乙胺,其重量配比為53∶15∶3.5。
優(yōu)化硅膠柱層析分離,具體采用如下方法分離:
A、用洗脫劑濕潤硅膠,排除氣泡后,裝柱,用洗脫劑洗脫12小時,硅膠柱備用;
B、將總生物堿吸附于硅膠上,干燥后粉碎,過100目篩后加入步驟A所得硅膠柱中;
C、用洗脫劑洗脫,洗脫速度為每5~5.5小時得43L洗脫液,經(jīng)定性檢測,將含有苯甲酰中烏頭原堿的洗脫液合并,干燥后得苯甲酰中烏頭原堿粗品。
優(yōu)化氧化鋁柱層析分離,具體采用如下方法:
A、將洗脫劑加入柱中,加入氧化鋁,排除氣泡,用洗脫劑洗脫12小時,氧化鋁柱備用;
B、將苯甲酰中烏頭原堿粗品用丙酮溶解后吸附于硅膠上,干燥后粉碎,過100目篩后加入步驟A所得氧化鋁柱中;
C、用洗脫劑洗脫,洗脫速度為每3~3.5小時得50L洗脫液,經(jīng)定性檢測,將含有苯甲酰中烏頭原堿的洗脫液合并,干燥后得苯甲酰中烏頭原堿精制品。
對柱層析方法改進后,分離所得產(chǎn)品中苯甲酰中烏頭原堿含量大于90%,產(chǎn)品純度高,因而該分離方法專屬性強,目的明確,效果顯著。
針對從烏頭屬植物中提取總生物堿方法既可以采用如下提供的方法,也可以采用目前已公開報道的其他現(xiàn)有技術進行提取分離。本發(fā)明從烏頭屬植物中提取總生物堿的方法如下:
首先將烏頭、附子、雪上一枝蒿或草烏粉碎,使用6-10倍量的80-95%乙醇提取1-4次,每次提取時間為煮沸后1-3小時,合并醇提液,回收乙醇,濃縮剩余藥液,即得浸膏。
為了使浸膏的質量穩(wěn)定可控,對制備工藝的優(yōu)選如下參數(shù):將烏頭、附子、雪上一枝蒿或草烏粉碎,使用8倍量的90%乙醇提取3次,每次提取時間為煮沸后2小時,合并醇提液,回收乙醇,濃縮剩余藥液,即得浸膏。
然后從浸膏中分離總生物堿,方法如下:
a、取烏頭、附子、雪上一枝蒿或草烏浸膏,邊攪拌邊緩緩加入濃度為5%的鹽酸,使pH值為1.5-2.0,攪拌,加入石油醚,攪拌,靜置,分液,得到石油醚層和母液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芝芝藥業(yè)有限公司,未經(jīng)成都芝芝藥業(y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30625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