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集裝箱系統及其通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241950.8 | 申請日: | 2008-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82985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元聰;周受欽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中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C9/00 | 分類號: | G07C9/00;G07C11/00;G06K17/00;G06K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張全文 |
| 地址: | 518000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集裝箱 系統 及其 通訊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集裝箱運輸監控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集裝箱系統及其通訊 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和擴大,集裝箱運輸因其具有貨運能力大、運輸 成本低等優點而已成為世界各國所廣泛采用的重要貨運手段。但是近年來,由 于世界各國普遍提高了防范風險、防范恐怖活動的安全意識。各國對于集裝箱 在運輸過程中的安全要求越來越高,其中較為重要的一項要求是對集裝箱在全 球范圍內全供應鏈過程進行全程的跟蹤監管,實現集裝箱從發貨封箱到到達目 的地交付開箱的全過程監管,確保集裝箱貨運運輸過程的全程安全,防止全供 應鏈過程中的任何非法開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集裝箱系統,旨在解決現有的集裝箱的全 供應鏈范圍內安全性差的問題。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智能集裝箱系統,所述系統包括智能集裝箱安 全設備、一個或多個讀寫設備、主控設備和后臺監控系統,
所述智能集裝箱安全設備實時監測集裝箱的狀態,記錄集裝箱的操作事件, 并響應所述讀寫設備發送的對智能集裝箱安全設備的操作指令,向讀寫設備返 回響應數據,同時在接收到所述讀寫設備發送的攜帶低頻周期掃描模式選項的 低頻周期掃描指令時,按照所述低頻周期掃描模式選項指定的低頻周期掃描模 式高頻響應讀寫設備,向讀寫設備返回響應數據;
所述讀寫設備與所述智能集裝箱安全設備通過雙頻無線方式通訊,并與所 述主控設備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通訊,所述讀寫設備在接收到所述主控設備發 送的對智能集裝箱安全設備的操作指令時,采用高頻無線方式將主控設備下發 的操作指令發送至智能集裝箱安全設備,在接收到所述主控設備發送的啟動讀 寫設備低頻周期掃描指令時,根據所述啟動讀寫設備低頻周期掃描指令設置讀 寫設備自身的低頻掃描周期和低頻周期掃描模式,并以設置的低頻掃描周期和 低頻周期掃描模式向周圍空間發送低頻周期掃描指令,所述低頻周期掃描指令 攜帶低頻周期掃描模式選項,所述低頻周期掃描模式選項指定了所述低頻周期 掃描指令的低頻周期掃描模式;
所述主控設備與所述讀寫設備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通訊,向所述讀寫設備 下發操作指令,同時接收并上傳所述讀寫設備的數據,所述操作指令為對智能 集裝箱安全設備的操作指令或者對讀寫設備的操作指令,所述對讀寫設備的操 作指令包括啟動讀寫設備低頻周期掃描指令;
所述后臺監控系統與所述主控設備通過有線或者無線方式通訊,接收所述 主控設備上傳的數據。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集裝箱系統的通訊方法,所述方法包 括下述步驟:
主控設備采用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讀寫設備發送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 為對智能集裝箱安全設備的操作指令或者對讀寫設備的操作指令,所述對讀寫 設備的操作指令包括啟動讀寫設備低頻周期掃描指令;
讀寫設備判斷所述操作指令是否為對智能集裝箱安全設備的操作指令,當 所述操作指令為對智能集裝箱安全設備的操作指令時,讀寫設備采用高頻無線 方式將主控設備下發的操作指令發送至智能集裝箱安全設備,當所述操作指令 為啟動讀寫設備低頻周期掃描指令時,讀寫設備根據所述啟動讀寫設備低頻周 期掃描指令設置讀寫設備自身的低頻掃描周期和低頻周期掃描模式,并以設置 的低頻掃描周期和低頻周期掃描模式向周圍空間發送低頻周期掃描指令,所述 低頻周期掃描指令攜帶低頻周期掃描模式選項,所述低頻周期掃描模式選項指 定了所述低頻周期掃描指令的低頻周期掃描模式;
接收到讀寫設備發送的對智能集裝箱安全設備的操作指令的智能集裝箱安 全設備響應所述對智能集裝箱安全設備操作指令,并向讀寫設備返回響應數據, 同時接收到讀寫設備發送的低頻周期掃描指令的智能集裝箱安全設備按照所述 低頻周期掃描模式高頻響應讀寫設備,向讀寫設備返回響應數據;
讀寫設備將監聽到的響應數據采用有線或者無線方式發送至主控設備;
主控設備將所述響應數據上傳至后臺監控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中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中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24195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