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熔滲燒結(jié)制備Ti3SiC2材料的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810232380.6 | 申請日: | 2008-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23395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06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呂振林;邢志國;李開雄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西安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35/56 | 分類號: | C04B35/56;C04B35/622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羅 笛 |
| 地址: | 710048***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一種 燒結(jié) 制備 ti sub sic 材料 方法 | ||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屬于材料制備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熔滲燒結(jié)制備Ti3SiC2材 料的方法。
背景技術(shù)
Ti3SiC2作為Mn+1AXn三元化合物中的典型代表,是迄今為止研究最為全 面的三元層狀化合物,具有以下優(yōu)異的性能:常溫下,像金屬一樣有很好的 導熱性能和導電性能、較低的維氏硬度、較高的彈性模量和剪切模量,可以 像金屬和石墨一樣進行機械加工,并具有高溫塑性;同時,又具有陶瓷材料 的性能,有較高的屈服強度、良好的熱穩(wěn)定性、優(yōu)異的抗氧化性能和抗熱震 性;更具應用意義的是它具有優(yōu)于石墨和MoS2的自潤滑性能。因此,Ti3SiC2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可以作為:1)高溫結(jié)構(gòu)材料,2)替代可加工性陶瓷, 3)窯具,4)抗腐蝕保護層,5)熱交換器,6)可用作電接觸材料,7)低 摩擦系數(shù)材料等材料使用。Ti3SiC2因其兼有金屬和陶瓷的許多優(yōu)異性能,使 得它在機電、儀表、冶金、化工、汽車、船舶、石化、航天、國防等領(lǐng)域具 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自1967年,利用TiH2、Si和石墨的混合粉末為原料,在2000℃的溫度 下,首次制得Ti3SiC2材料以來,到目前為止,研究者已用多種合成方法制 備出Ti3SiC2材料。目前Ti3SiC2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化學氣相沉積(CVD) 法、自蔓延高溫合成法(SHS)、物理化學合成法、放電等離子燒結(jié)法(SHS)、 液-固反應法、機械合金化輔助合成法(MA)、熱壓燒結(jié)(HP)法、熱等靜 壓(HIP)法、固相反應燒結(jié)法等。但現(xiàn)有制備Ti3SiC2材料的方法,像熱壓 燒結(jié),雖然氣孔率很低,致密度能達到90%,但是不僅工藝復雜,對設(shè)備的 條件要求很高,而且對制備材料形狀要求極其嚴格;用反應燒結(jié)法制備出來 的Ti3SiC2材料雖然工藝簡單,對設(shè)備要求也不高,制備過程對材料形狀沒 有嚴格要求,但是其中含有大量的TiC、SiC或硅化物等雜質(zhì)相,導致Ti3SiC2材料的純度較低,且氣孔多,致密度較差,僅有60%~70%,嚴重影響Ti3SiC2材料的性能。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熔滲燒結(jié)制備Ti3SiC2材料的方法,采用該方 法制得的Ti3SiC2純度高、氣孔少、致密性好,且工藝簡單,對制造設(shè)備的 要求較低。
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一種熔滲燒結(jié)制備Ti3SiC2材料的方法, 以Ti粉、Si粉和TiC粉或C粉中的一種或兩種為原料,均勻混合并制成預 制體后,通過熔滲、燒結(jié),制備純度高、氣孔少、致密度高的Ti3SiC2材料, 該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
步驟1:混粉
按摩爾百分比,分別取粒徑為50μm~75μm的Ti粉45%~65%、粒徑 為65μm~85μm的Si粉5%~25%和粒徑為45μm~100μm的TiC粉15%~ 35%,各組份總量100%,均勻混合,得到混合粉料,
或,按摩爾百分比,分別取粒徑為50μm~75μm的Ti粉45%~65%、 粒徑為65μm~85μm的Si粉5%~25%和粒徑為60μm~80μm的C粉15%~ 35%,各組份總量100%,均勻混合,得到混合粉料,
或,按摩爾百分比,分別取粒徑為50μm~75μm的Ti粉45%~65%、 粒徑為65μm~85μm的Si粉5%~25%、粒徑為45μm~100μm的TiC粉 15%~35%和粒徑為60μm~80μm的C粉5%~15%,各組份總量100%,均 勻混合,得到混合粉料;
步驟2:制備稀釋的粘結(jié)劑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西安理工大學,未經(jīng)西安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232380.6/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苦參堿毒死蜱水劑
- 下一篇:增強軟件應用特征的方法和內(nèi)容對象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