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間接標記納米顆粒的抗體檢測雙抗原夾心法及其試劑盒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216400.0 | 申請日: | 2008-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63848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2-11 |
| 發明(設計)人: | 崔鵬;胡鵬;何志強;曹菲;李泓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菲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543 | 分類號: | G01N33/543;G01N33/569;G01N33/571;G01N33/576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劉冬;林毅斌 |
| 地址: | 518054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間接 標記 納米 顆粒 抗體 檢測 抗原 夾心 及其 試劑盒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免疫檢測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間接標記納米顆粒 的抗體檢測雙抗原夾心法,以及采用此方法制備的免疫檢測試劑盒。
背景技術
對于標本中目的抗體的檢測,可以利用免疫學的方法進行檢測。而現 在較為廣泛使用的幾種方法是:放射免疫法、免疫熒光法、ELISA法等, 但他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點和不足。
放射免疫法存在放射性污染,檢測時間長,需要專業儀器設備及專業 人員操作,無法實現單人份檢測;免疫熒光法檢測時間長,需要專業的設 備及專業人員操作,容易受干擾物質干擾產生假陽性;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ELISA)具有靈敏度高、特異性好的優勢,已經成為很多項目檢測的主流 方法,但也存在檢測時間長,需要專業的設備及專業人員操作等問題。而 膠體金或乳膠免疫層析法等納米顆粒法雖在靈敏度和特異性方面比ELISA 差些,但其具有快捷、方便、操作簡單、無需專業設備或專業人員操作、 可實現家庭自檢等優勢,能對ELISA檢測方法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已經 應用得越來越廣泛。
納米顆粒法以膠體金或乳膠免疫層析法為例,始于上世紀90年代, 是以免疫學技術為基礎,以膠體金為標記物,結合納米材料標記技術,通 過高分子材料的層析作用,對目的蛋白、激素、分泌物等進行檢測的方法。 從反應原理上,有雙抗原夾心法、雙抗體夾心法、間接法、捕獲法等。
免疫檢測中,納米顆粒的抗體檢測雙抗原夾心法主要原理是:在固相 支持物上面包被抗原,然后第二抗原做標記,加入待檢標本之后,三者在 固相支持物上結合形成“包被抗原-抗體-標記抗原”復合物,由于標記物的信 號而得出最終的判定結果。夾心法由于其靈敏度高、特異性好,使其成為 很多項目檢測的首選方法。
公開號為CN1866019A的中國專利文獻中曾提出一種“梅毒螺旋體抗 原快速檢測試劑及其制備方法”,該試劑采用的是直接標記的納米顆粒的抗 體檢測雙抗原夾心法,以及公開號為CN101021532A的中國專利文獻中曾 提出一種“聯合檢測特異性IgM、IgG抗體的膠體金層析條及其制備方法”, 采用的也是直接標記的納米顆粒的抗體檢測雙抗原夾心法,這種方法是目 前納米顆粒的抗體檢測雙抗原夾心法的主流方法,采用的是標記物和標記 抗原直接標記的方法,其存在的固有缺陷如下:
1.標記物為納米顆粒時,理論上是抗原和納米顆粒的物質的量比例(即 標記比例)越低,標記復合物的靈敏度越高,當標記比例為理想狀態的1: 1時,標記復合物的靈敏度最高。但是,由于直接標記時,標記抗原用量過 低會導致納米顆粒發生沉淀,致使標記失敗,因此直接標記的標記比例相 對于間接標記無法降的更低,所以標記復合物靈敏度偏低。同時,直接標 記時,標記比例相對較高,即抗原使用濃度也偏高,導致標記復合物特異 性降低以及生產成本的升高;
2.標記物為納米顆粒時,采用直接標記時,由于標記物的顆粒大小比 標記抗原的體積大很多倍,使得標記抗原的活性表位受到不同程度的空間 位阻、遮蓋等不利影響,導致標記復合物靈敏度降低,間接標記由于相當 于在納米顆粒和標記抗原之間加了一個手臂——配體,所以對抗原表位的 暴露更有好處;
3.由于標記抗原一般會含有一定量的雜蛋白,標記過程中雜蛋白也與 目的蛋白一起標記到標記物上,從而導致標記復合物特異性降低;
4.直接標記的緩沖液、pH、離子強度等條件并不能保證是標記抗原的 最佳活性條件,標記時的劇烈攪拌、離心、封閉等因素也容易對標記抗原 的活性表位造成影響,導致最終檢測的靈敏度降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菲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菲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2164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微波處理廢氣裝置
- 下一篇:太陽能模塊的保護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