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熒光標記核苷酸反轉錄檢測菌體RNA轉錄水平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200931.0 | 申請日: | 2008-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68216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2-18 |
| 發明(設計)人: | 董德賢;尹曉武;何靜;高倩;李榮秀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Q1/68 | 分類號: | C12Q1/68;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達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錫麟;王桂忠 |
| 地址: | 200240***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熒光 標記 核苷酸 轉錄 檢測 菌體 rna 水平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生物工程技術領域檢測方法,具體是一種用熒光標記核苷 酸反轉錄檢測菌體RNA轉錄水平的方法。
背景技術
發酵系統的參數檢測是大規模工業發酵過程優化和在線控制的基礎。當前,檢 測內容主要集中在環境變量、宏觀生物量和產品產率幾個方面。在環境、宏觀生物 量參數和產品之間,還存在著菌體內產品合成和調控的生化過程,如產品合成基因 和調控基因的DNA轉錄成為RNA,RNA翻譯成為蛋白質,以及酶促生化反應至產品等中 間過程環節。而目前菌體內的生化過程被視為“黑盒子”,無法利用產品生產能力的 “早期”生化信號,在環境變量、宏觀生物量和產品之間建立更“早期”信號關聯, 指導發酵過程的優化和在線控制技術提高。因此建立測定菌體發酵過程中RNA轉錄水 平的方法,對于工業發酵過程的優化具有重要意義。熒光染料是核酸探針中很重要 的一種標記物,熒光標記的核酸分子探針(probe)用于檢測核酸樣品中特定的核苷 酸序列,因而也可用來檢測菌體RNA轉錄水平。常用的熒光標記試劑有溴乙錠、TAMRA、 Cy(菁染料)系列及SYBR?Green?I等。在mRNA檢測定量的方法中,實時熒光RT-PCR (反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運用了熒光標記試劑,生物芯片技術用到熒光標記單核 苷酸制備cDNA探針,這兩種方法步驟繁雜、耗時,影響因素較多。
經對現有技術的文獻檢索發現,石嶸等在第一軍醫大學學報2003年第23卷2期 124-126頁發表文章“兩種限制性標記方法提高基因芯片雜交結果的信噪比”,文中 利用Cy5-dUTP摻入逆轉錄cDNA,并用Cy5標記通用引物進行限制性PCR擴增,所得DNA 探針與芯片雜交后用GSI?Lumonics?Scanarry?Lite進行掃描,結果表明經過限制性 擴增的探針與芯片雜交結果的背景小,陽性信號強。但生物芯片技術也存在以下不 足:步驟較多,PCR擴增需要一定時間,另外雜交信號也需特殊的儀器檢測,價格昂 貴,不能普及。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用熒光標記核苷酸反轉錄檢測菌體RNA 轉錄水平的方法,即提取菌體的總RNA,反轉錄成cDNA。在反轉錄的過程中熒光標 記的核苷酸被反轉錄酶整合到新合成的cDNA產物中,使核酸信號得以放大。該檢測 過程無需傳統的PCR擴增和探針制備,可實現發酵過程的在線控制,是一種可以應 用到工業發酵過程控制的有用、便捷的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引物的設計和合成
根據目的基因序列,設計RNA反轉錄引物。
第二步,RNA提取
提取菌體總RNA,利用OD260/280和瓊脂糖電泳檢查RNA的純度和完整性。
第三步,mRNA熒光信號檢測
①在DEPC處理過的PCR管中依次加入Total?RNA,反轉錄引物,dATP、dTTP、dGTP、 dCTP,DEPC水;
②PCR儀中65℃保溫5~10min,取出后迅速置于冰上冷卻;
③向PCR管中依次加入反轉錄緩沖液及其反轉錄酶,熒光標記核苷酸;
④42~45℃保溫60~120min;
⑤94~98℃終止反應;
⑥加入氫氧化鈉,混勻,60~80℃保溫5min;
⑦12,000rpm,離心10min,取上清;
⑧醋酸中和,加入異丙醇,混勻,沉淀30min;
⑨12,000rpm,離心10min,用體積分數為70~90%乙醇洗滌沉淀。
⑩無菌水溶解沉淀,用熒光分析儀(如Fluoroskan?Ascent?Labsystems,美國 熱電公司產品)測定熒光信號。
所述RNA熒光信號檢測過程中避光操作。
所述的熒光標記核苷酸,其采用的熒光標記染料為Cy系列(菁類染料)、FAM、 Texas?Red(得克薩斯紅)中一種,但不限于上述熒光染料。
所述的核苷酸,為脫氧胞苷三磷酸或脫氧腺苷三磷酸、脫氧鳥苷三磷酸、脫氧 胸腺苷三磷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20093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治療鼻炎藥物及制備方法
- 下一篇:虛擬根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