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即時通信的智能交互系統及交互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180337.X | 申請日: | 2008-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417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吳玨;謝青宇;張艷霞;夏艷;唐哲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58 | 分類號: | H04L12/58;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玲 |
| 地址: | 100032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即時 通信 智能 交互 系統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信息交互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即時通信的智能交 互系統及交互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基于互聯網的即時通信(Instant?Messaging,簡稱IM)工 具已經成為人們網絡應用中重要的一部分,人們通過這種工具可以娛 樂聊天、商務溝通以及交換信息等。在IM領域,近來出現了一種“網 絡機器人”的概念,其本質上是一種基于IM軟件的信息交互平臺,其 交互邏輯主要采用查詢反饋的方式實現。通常,它以IM聯系人/好友 的方式在IM客戶端表現出來,IM用戶只需要將網絡機器人的賬號加 為聯系人/好友(如同在IM上加一個普通好友一樣)并打開與它交流 的對話框,“機器人”就可以提供自動與人聊天、幫人查信息、陪人 玩游戲等信息互動類服務。由于它不需要人工操作卻具有如同真人聊 天一般的效果,因此俗稱“網絡機器人”或“機器人”。
由于網絡機器人在IM軟件的基礎上容易發揮隨時隨地、替代人 工的優勢,因此目前國內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基于IM和網絡機器人的 交互平臺出現,例如QQ、MSN?Messenger等常用的IM軟件為載體, 向用戶提供一些基本的信息查詢和信息提供服務,如天氣查詢、股票 信息查詢、視頻節目觀看等。
但是,目前這種交互平臺所能提供的應用較為單一,基本為知識 查詢和應答類,其應用有待深化。而目前的電信及網絡運營商的一些 綜合增值業務在交互性上需要補強,同時存在著多種業務系統之間各 自孤立,分別以各自的方式展現給用戶,對用戶來說比較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基于即時通信的智能交互系統及交互 方法,能夠將網絡機器人的交互方式應用在綜合增值業務方面,既擴 展IM交互平臺的應用范圍,又提高了綜合增值業務平臺的交互性, 方便用戶使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即時通信的智能交互系 統,包括:
即時通信適配模塊,用于獲取用戶通過即時通信客戶端發送的即 時消息,并對所述即時消息進行統一接口層的封裝;
數據庫模塊,用于存儲各種業務數據以及預先生成的網絡機器 人;
網絡機器人引擎模塊,用于對封裝后的即時消息進行解析,并從 所述數據庫模塊中選擇相應業務的網絡機器人進行匹配,然后由所述 相應業務的網絡機器人執行相應的業務操作;
業務處理引擎模塊,用于為所述相應業務的網絡機器人提供業務 功能以及與外部業務系統的接口。
進一步的,網絡機器人引擎模塊具體包括:
機器人匹配單元,用于從封裝后的即時消息解析出業務指令,并 根據該業務指令從所述數據庫模塊中選擇相應業務的網絡機器人進行 匹配;
自然語言處理單元,用于對從封裝后的即時消息解析出的文本信 息進行自然語言分析,提取出相應的業務請求;
業務請求單元,用于根據所述業務請求由所述相應業務的網絡機 器人執行相應的業務操作。
進一步的,還包括機器人生成模塊,用于在系統部署時,對每種 業務生成一個對應的網絡機器人,并將所述網絡機器人的信息保存在 所述數據庫模塊中。
進一步的,所述即時通信適配模塊具體包括:
統一接口層封裝單元,用于獲取用戶通過即時通信客戶端發送的 即時消息,并對所述即時消息進行統一接口層的封裝。
進一步的,所述即時通信適配模塊還包括:
現有開放接口適配器,與所述統一接口層封裝單元相連,用于在 對現有開放接口的即時通信客戶端發送的即時消息進行統一接口層的 封裝之前進行接口適配。
進一步的,所述數據庫模塊具體包括:
系統數據庫單元,用于保存所述網絡機器人的信息;
知識庫單元,用于保存系統內部信息。
進一步的,所述業務處理引擎模塊具體包括:與各種外部業務對 應的應用單元/接口以及公共應用單元。
進一步的,還包括管理模塊,用于執行系統配置、用戶管理、數 據統計、廣告發布以及功能配置中至少一種操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即時通信的智能交互方 法,包括以下步驟:
即時通信適配模塊獲取用戶通過即時通信客戶端發送的即時消 息,并對所述即時消息進行統一接口層的封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18033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食品包裝箱
- 下一篇:帶有高頻振動裝置的貼標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