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鋰電池危險狀態預警方法及其可攜式電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98326.7 | 申請日: | 2008-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87170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25 |
| 發明(設計)人: | 陳建呈 | 申請(專利權)人: | 英華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36 | 分類號: | G01R31/36;G01R19/165;H01M10/48;H01M10/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華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壽 寧;張華輝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鋰電池 危險 狀態 預警 方法 及其 可攜式 電子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鋰電池危險狀態預警方法及其可攜式電子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利用不同耗電流狀態的電壓耗電量關系曲線,而可預警鋰電池危險狀態的鋰電池危險狀態預警方法及其可攜式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現今的消費性可攜式電子產品,例如手機、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或筆記型電腦等,均是采用鋰電池作為電力供應的主要來源。因此,鋰電池操作使用過程的安全性對于電子產品的整體性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目前的鋰電池供電于電子產品時,常常因為操作不當或保存環境等因素而可能發生異常危險的狀態,例如自燃或爆炸等,對于使用者的生命、財產等造成相當程度的危害。
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鋰電池及其可攜式電子裝置在產品結構及使用上,顯然仍存在有不便與缺陷,而亟待加以進一步改進。為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相關廠商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但長久以來一直未見適用的設計被發展完成,而一般產品又沒有適切的結構能夠解決上述問題,此顯然是相關業者急欲解決的問題。因此如何能創設一種新的鋰電池危險狀態預警方法及其可攜式電子裝置,實屬當前重要研發課題之一,亦成為當前業界極需改進的目標。
有鑒于上述現有的鋰電池及其可攜式電子裝置存在的缺陷,本發明人基于從事此類產品設計制造多年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其專業知識,并配合學理的運用,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的鋰電池危險狀態預警方法及其可攜式電子裝置,能夠改進一般現有的鋰電池及其電子裝置,使其更具有實用性。經過不斷的研究、設計,并經反復試作及改進后,終于創設出確具實用價值的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鋰電池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新的鋰電池危險狀態預警方法,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其可以即時地監測使用中的鋰電池狀態是否處于危險的異常狀態,非常適于實用。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其通過執行鋰電池危險狀態預警方法,可以即時地監測使用中的鋰電池狀態是否處于危險的異常狀態,并發出警戒信息,從而更加適于實用。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鋰電池危險狀態預警方法,是應用于一可攜式電子裝置,該可攜式電子裝置包含一鋰電池,該鋰電池危險狀態預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取得至少一電壓耗電量關系曲線,該電壓耗電量關系曲線對應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的一運作狀態下,該鋰電池的一預估平均耗電流值;取得該鋰電池的一運作狀態平均耗電流值,及該運作狀態平均耗電流值下,該鋰電池自一第一電壓值至一第二電壓值的一耗電量值;尋找符合該運作狀態平均耗電流值的該預估平均耗電流值,并以該第一電壓值至該第二電壓值為范圍,從該預估平均耗電流值對應的該電壓耗電量關系曲線中,擷取一警戒耗電量值;以及比對該耗電量值是否大于該警戒耗電量值,以執行該鋰電池危險狀態預警。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鋰電池危險狀態預警方法,其中所述的比對該耗電量值是否大于該警戒耗電量值,以執行該鋰電池危險狀態預警的步驟,其更包含下列步驟:若結果為是,則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發出一警戒信息;以及若結果為否,取得該鋰電池的一運作狀態平均耗電流值,及該運作狀態平均耗電流值下,該鋰電池自一第一電壓值至一第二電壓值的該耗電量值。
前述的鋰電池危險狀態預警方法,其中所述的警戒信息是以文字、震動或聲音形式呈現于該可攜式電子裝置。
前述的鋰電池危險狀態預警方法,其中所述的電壓耗電量關系曲線的電壓范圍為該鋰電池的額定電壓至無法工作電壓。
前述的鋰電池危險狀態預警方法,其中所述的電壓耗電量關系曲線的電量范圍為該鋰電池的電量10%至100%。
前述的鋰電池危險狀態預警方法,其中所述的鋰電池危險狀態預警是該鋰電池發生爆炸狀態或自燃狀態的預警。
前述的鋰電池危險狀態預警方法,其中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是為手機或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英華達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英華達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9832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