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芝麻豆腐皮及其制作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97577.3 | 申請日: | 2008-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8375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15 |
| 發明(設計)人: | 方根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方根林 |
| 主分類號: | A23L1/20 | 分類號: | A23L1/20;A23C20/02;A23L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龔燮英 |
| 地址: | 322000***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芝麻 豆腐皮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豆制食品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豆腐皮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豆腐皮是人們經常食用的一種豆制食品,它具有營養豐富、易消化、吸收快的優點。目前市場上出售的豆腐皮多以黃豆為原料經挑選、脫殼、浸泡、磨漿、過濾、煮漿、撈膜、晾干工序制成。所得的豆腐皮頭皮呈淡黃色,二皮呈灰黑色,三皮則燒食成豆漿,保質期短,在30℃以上的溫度下只能保存兩天。
采用上述原料和方法制作豆腐皮時需要加入亞硫酸鈉等對人體有毒的添加劑。另外,這種豆腐皮用大鍋煮食時容易糊,且產量低,經濟效益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芝麻豆腐皮及其制作方法,這種豆腐皮的營養更為豐富,且無需任何添加劑、產品色澤好、營養好、保質期長、產量高、韌度高、煮熟后不會糊、經濟效益佳。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芝麻豆腐皮由大豆和芝麻構成,大豆和芝麻的重量百分比為100∶5~7。
作為優選的比例,所述的大豆和芝麻的重量百分比為100∶7。
本發明的芝麻豆腐皮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大豆經挑選、脫殼、浸泡后與芝麻一起磨漿,之后,通過煮漿、過濾、撈膜、晾干工序制得成品。
所述的大豆挑選是指選用當年產的優質黃豆。
所述的脫殼是指大豆的外皮脫除。
所述的浸泡是指將大豆用清水清洗后,放入25℃的溫水中,浸泡4~6小時。
所述的磨漿是指將浸泡過的大豆和芝麻用磨漿機磨細,磨細的過程中邊磨邊加水。
所述的過濾是指將加水磨細后的漿通過煮漿后才可分開渣和漿。
所述的撈膜是通過分離過的漿水分別在每個小鍋子里面蒸汽、加溫在70~80℃以上的結晶溫度下進行。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將大豆和芝麻一起制成豆腐皮,而芝麻具有營養豐富的特點,使得豆腐皮的營養價值也隨之提高。其次,芝麻所具有的抗氧化特點使得豆腐皮的制作無需使用任何添加劑,消除了使用添加劑給人體造成的危害;另外,這種豆腐皮的制作方法簡單、產量高、經濟效益顯著提高。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所述僅為體現本發明原理的較佳實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發明的保護范圍。
本發明的芝麻豆腐皮以大豆和芝麻為原料制成,大豆和芝麻的重量百分比在100∶5~7之間,經試驗證明,大豆和芝麻的重量百分比為100∶7時得到的產品質量最佳。
挑選當年產的優質黃豆100斤首先脫殼,用清水清洗后,放入25℃的溫水中,浸泡4~6小時。之后,加入7斤的芝麻(芝麻也需同時浸泡),用磨漿機即將浸泡后的大豆和芝麻一起磨細,磨細的過程中邊磨邊加水,磨細至合適的程度。磨漿后,將加水磨細后的漿通過分離機分開渣和漿,最后進行撈膜和晾干即可得到成品豆腐皮,需要注意的是:撈膜必須在不得低于70~80℃的結晶溫度下進行(注意:沖漿次數要多、漿水要薄,如鍋上溫度低,豆腐皮會成為破張而無法撈膜)。
采用上述方法制作的芝麻豆腐皮在30℃的溫度下可以存放7天,20℃的溫度下可以存放15天。另外,這種豆腐皮的頭漿可進行沖壓,使三級豆腐皮變成二級豆腐皮,生產效率高,產量大,經濟效益顯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方根林,未經方根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9757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