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繞線架的移動控制方法和繞線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91767.4 | 申請日: | 2004-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621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03 |
| 發明(設計)人: | 平子勝;山田英治;佐藤修治;石黑國朋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小田原機械工程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2K15/04 | 分類號: | H02K15/04;B65H54/02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樊衛民;郭國清 |
| 地址: | 日本愛知***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繞線架 移動 控制 方法 系統 | ||
本申請為國際申請日為2004年8月30日、國際申請號為PCT/JP 2004/012892、國家申請號為200480001069.0、發明名稱為“繞線架的 移動控制方法和繞線系統”的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制造在家用電器和汽車等中使用的電動機的 線圈繞線機,具有構成此線圈繞線機的錯層繞線架的繞線架的移動控 制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使線圈不跨越錯層部分而進行繞線的繞線架 的移動控制方法。
此外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可以裝拆錯層繞線架,并可以用多種型式 進行周長不同的線圈繞線的線圈繞線系統。
背景技術
電動機用的線圈,將金屬線以螺旋形纏繞在繞線機的繞線架上, 之后,如圖18所示,存放在具有以同一圓周狀并相距規定間隔地插入 設置的多個葉片201的線圈插入夾具200上,將安裝在此線圈插入夾 具200上的線圈插入定子300的規定切槽301中進行轉移。但是,將 由繞線機纏繞的線圈401~405的周長都設定為與在向切槽301中插入 和成形時所需長度最大的部位一致,導致會以超過所插入的切槽301 的部位所需的長度插入,因而存在線圈端尺寸變大而使定子大型化, 并且產生多余的銅損使電動機效率降低的問題。因此,在現有技術中 提出了設有可以改變線圈周長的錯層的用于制造電動機的繞線機的方 案,例如記載在作為專利文獻1所列舉的特開2003-164122號公報中。
在專利文獻1中,提出了圖16所示的繞線機,使得各個線圈形成 不同的周長。圖15為表示此繞線機的圖,圖16為表示此線圈的纏繞 狀態的圖。圖17為表示繞線機的繞線架上具有錯層的狀態的圖。
繞線機100相對于線圈插入夾具200被配置成圖15所示的狀態, 此繞線機100,繞線架110被保持在可上下移動的支撐板131上,如圖 16所示,可以通過下線器132下端的壓板133將纏繞在繞線架110上 的線圈401~405向下放出而構成。在繞線架110外側,可自由旋轉地 設置飛輪120,其插通形成線圈401~405的呈帶狀的十根金屬線400, 如圖16所示,通過此飛輪120圍繞繞線架110高速旋轉,將金屬線400 以螺旋形纏繞在下降的繞線架110上。
繞線架110相對于支撐板131設有固定繞線架111和可動繞線架 112。可動繞線架112,如圖17所示,第1~第4繞線架片151~154 插通基板156與可在水平方向滑動的導向軸161形成一體,固定在此 導向軸161上的導向板162分別通過未圖示的壓縮彈簧向圖中左側的 固定繞線架111施力。在繞線機110的軸心A上,在凸輪軸170上一 體形成凸輪171~174,借助于凸輪軸170的旋轉,使擠壓在凸輪171~ 174上的繞線架片151~154分別反抗壓縮彈簧的作用力向外凸出,從 而形成錯層。所以,如圖16所示,在與固定繞線架111之間纏繞第1 圈~第5圈的金屬線400,形成周長不同的線圈401~405。
之后,繞線架110下降,在與固定繞線架111之間的間隙部113 插入線圈插入夾具200的葉片201。如圖16所示,線圈纏繞完畢后, 凸輪軸170反轉,可動繞線架112的錯層消失,纏繞在各繞線架片151~ 154上的第1圈~第5圈的線圈401~405成為松弛狀態。因此,借助 于下線器132下降而放出線圈401~405,成為與圖18所示狀態相同的 狀態。如上所述,把安裝在此線圈插入夾具200上的線圈401~405插 入定子300的規定切槽301中進行轉移。此時,由于線圈401~405的 周長根據插入切槽301的部位而不同,所以可以縮短插入定子的線圈 總長度,從而減少銅損。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164122號公報(第2~6頁,圖1、 圖4、圖7以及圖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小田原機械工程株式會社,未經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小田原機械工程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9176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動力產生裝置
- 下一篇:緊固裝置及其軸向力檢測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