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柴油機氣缸蓋噴油器孔的銅套模擬測試裝置及檢測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89944.5 | 申請日: | 2008-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56202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14 |
| 發明(設計)人: | 陳華;蔣聰;馬慧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3/26 | 分類號: | G01M3/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譽威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春光;彭曉玲 |
| 地址: | 537005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柴油機 缸蓋 噴油器 銅套 模擬 測試 裝置 檢測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柴油機氣缸蓋的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柴油機氣缸蓋噴油器孔的銅套模擬測試裝置。
背景技術
柴油機氣缸蓋噴油器孔內銅套的密封性能是影響柴油機使用壽命的關鍵因素之一,一旦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泄漏,則整個缸蓋將報廢,給用戶和生產廠家帶來巨大的損失。但是,噴油器孔的密封性能與很多因素有關,如鑄造,機加工,壓裝銅套等工序均會導致泄漏,如何判定泄漏的原因,分清責任,更是一個普遍性的難題。熱加工部門和冷加工部分也因此常常爭論不休。在試漏過程中若發現噴油器孔泄漏,傳統的做法是重新換壓銅套,繼續試漏,更換銅套是一個費時費力的過程,為了盡最大努力挽救氣缸蓋,有時甚至要反復換壓四次以上的銅套,被強行拆除的銅套因結構被破壞,不能重復使用,不但降低生產效率而且提高了成本。因此,如何快速準確地判斷出噴油器孔的泄漏原因,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費,成了目前缸蓋生產中最迫切的問題,對提高產品質量和產量具有重大意義。
另外,在拆除噴油器孔銅套時,還發現部分O形密封圈有被切損的現象,說明在壓裝銅套的過程中,銅套的軸肩對O形密封圈也有很大的傷害。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快速拆換的密封銅套,可有效克服傳統上判斷噴油器孔泄漏方法的效率低下、浪費嚴重、體力勞動強度大、準確性和可靠性較低的柴油機氣缸蓋噴油器孔的銅套模擬測試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柴油機氣缸蓋噴油器孔的銅套模擬測試裝置,包括與噴油器孔形狀相適配的芯棒、壓緊塊和把手,所述的壓緊塊設在所述的芯棒與所述的把手之間,在所述的壓緊塊的中部設有通孔,所述的把手包括手持旋轉部和頂針,所述的頂針連接在所述手持旋轉部的前端,所述頂針貫穿所述通孔并與所述芯棒的一端相頂接。
所述的芯棒包括伸入噴油器孔底端的導向定位件和密封段,所述的導向定位件與所述密封段連接位置形成肩臺,所述的肩臺位置恰可在芯棒伸入噴油器孔底部定位時與噴油器孔內的密封墊相接觸。
在所述的密封段上設有過渡錐面,防止在與O形密封圈剛接觸時,由于明顯的階梯過渡而切除部分O形密封圈,而達不到密封效果。
在所述的壓緊塊上設有螺釘孔,在所述的螺釘孔內穿設有緊固螺釘,使所述壓緊塊與柴油機氣缸蓋上表面相聯接。
所述的頂針與所述的通孔可采用螺紋聯接。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柴油機氣缸蓋噴油器孔的試漏檢測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柴油機氣缸蓋噴油器孔的銅套模擬測試裝置進行檢測,包括如下工藝步驟:
步驟1、先手工把O形密封圈放入上噴油器的卡槽內,其內徑與芯棒緊配合,外徑與噴油器上孔口卡槽配合,使之在噴油器孔內腔與缸蓋頂面之間形成密封,然后把帶有密封墊的芯棒放入噴油器孔內,接著把壓緊塊用螺釘固定在缸蓋頂面上,旋轉把手,壓緊芯棒;
步驟2、密封墊用開口擋圈定位在芯棒的導向定位件的后端,在保持一定壓力的情況下,使之在噴油器孔內腔與缸蓋底面之間形成密封;
步驟3、轉動把手,頂針推動芯棒的上下運動,從而使下端的密封墊貼緊噴油器下孔口平面形成密封;
步驟4、試驗用氣壓應保持在0.4~1MPa,保壓時間為3~4min后,檢測漏氣。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密封性好,結構合理;
2、快速準確區分導致泄漏的原因;
3、減少浪費,提高效率;
4、設計簡單、工藝性好、靈活輕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使用狀態剖視圖;
圖2為本發明的芯棒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俯視圖;
圖4為本發明使用時的立體透視圖。
結合附圖在其上標記以下附圖標記:
1-芯棒;2-開口擋圈;3-密封墊;4-O形密封圈;5-壓緊塊;6-緊固螺釘;7-把手;8-氣缸蓋噴油器孔;9-柴油機氣缸蓋;11-導向定位件;12-密封段;13-過渡錐面;71-手持旋轉部;72-頂針。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8994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