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步誘導棗葉片體細胞胚胎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89510.5 | 申請日: | 2008-04-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4876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27 |
| 發明(設計)人: | 劉孟軍;王娜;秦子禹;代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C12N5/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71001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步 誘導 葉片 體細胞 胚胎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一步誘導棗葉片體細胞胚胎的方法。
背景技術
植物體細胞胚發生是指體細胞或生殖細胞在特定條件下,未經性細胞融合而通過與合子胚發生相類似的途徑發育成新個體的形態發生過程。由于它是從體細胞分化而來,故稱為體細胞胚胎或胚狀體。對體細胞胚胎發生機制的探討源于1902年Haberlandt提出的植物細胞全能性假說,對體細胞胚胎的真正認識是從1958年Steward等利用胡蘿卜根進行單細胞懸浮培養,產生與合子胚相似的結構,并長成完整植株開始的。通過體細胞胚胎發生途徑形成再生植株在高等植物中已經證明是普遍的現象,國內外在裸子植物、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重要科的代表植物中多有報道,已有300多種植物獲得過體細胞胚胎。目前,大部分研究資料來源于草本植物,在部分木本植物上也有報道,如針葉樹、樺樹等。在果樹上已有28科,43屬,93種(雜種)獲得了體細胞胚。
關于棗體細胞胚胎途徑誘導再生植株的報道較少,且多以幼胚或子葉為外植體。如最早陳維倫等利用酸棗幼胚的子葉獲得胚狀體,以后李登科等,程佑發等,郝建平等也是利用幼胚和子葉為外植體獲得胚狀體。到目前為止,以棗離體葉片為外植體進行培養均以不定芽方式再生,通過體細胞胚胎途徑還未見報道。本研究旨在以冬棗離體葉片為外植體進行體細胞胚胎誘導,為建立高效穩定的葉片體細胞胚發生系統奠定堅實基礎,這對于利用葉片進行基因工程、遺傳轉化、品種改良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建立了棗離體葉片體細胞胚胎誘導技術體系,能保證高效率的獲得冬棗葉片的體細胞胚胎,為深入開展棗的基因工程、遺傳轉化、品種改良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平臺。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首先采用合適的離體葉片剪切方法,再對外植體進行體細胞胚胎的誘導,通過不同培養基成分、不同植物生長調節劑、不同培養環境的調控,篩選出冬棗葉片體細胞胚胎誘導的適宜培養基,獲得冬棗離體葉片體細胞胚胎。
本發明的具體內容,即離體誘導冬棗葉片體細胞胚胎的方法如下:
外植體選擇與預處理??選取苗齡為15-20天的冬棗組培苗葉片,接種在MS+麥芽糖15~25g/L+瓊脂3~5g/L+TDZ?5.0~10.0mg/L+AgNO31.0~2.0mg/L的固體培養基上進行暗培養,培養基pH值控制在5.0~6.0左右,環境溫度在25~30℃條件下,能夠誘導出葉片體細胞胚胎。
培養條件??基本培養基為MS培養基,麥芽糖1.5~2.5%,瓊脂0.3%~0.5%,培養基滅菌前pH為5.0~6.0。黑暗環境,溫度控制在25~30℃。
外植體接種方法??選取生長健壯、苗齡為15-20天的冬棗組培苗葉片,用已滅菌剪刀垂直葉脈剪切數刀,然后正面向上接種于誘導培養基上。
誘導培養??將剪切好的葉片接種到MS+麥芽糖15~25g/L+瓊脂3.0~5.0g/L+TDZ?5.0~10.0mg/L+AgNO31.0~2.0mg/L的固體培養基上進行暗培養。誘導15-20天時產生大量淡黃色塊狀的愈傷組織,誘導20-30天時開始從塊狀愈傷組織表面逐漸突起成瘤狀,分化出胚狀體。
本發明專利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對冬棗葉片外植體適宜的剪切方法,然后接種到誘導培養基上,不經轉換培養基即可獲得冬棗葉片體細胞胚胎,首次實現了棗離體葉片的體細胞胚胎再生,并在棗葉片體細胞胚胎發生過程中,將非胚性愈傷誘導、胚性愈傷誘導、體胚分化三個步驟合為一步,即在同一種培養基上實現了愈傷組織和胚狀體分化,利用此方法不僅簡化了試驗步驟、不需要多次更換培養基、節省了人力物力,而且與分步誘導相比縮短了誘導時間。因此,本研究建立的葉片體胚發生體系對棗再生體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附圖說明
圖1是冬棗葉片初始接種狀態。
圖2是冬棗葉片在誘導培養基中暗培養15~20天時產生淡黃色塊狀的愈傷組織。
圖3是冬棗葉片在誘導培養基中暗培養25~35天時從塊狀愈傷組織表面逐漸分化出胚狀體。
圖4是冬棗葉片分化出的球形胚。
圖5是冬棗葉片分化出的心形胚。
圖6是冬棗葉片分化出的子葉胚。
具體實施方式
選取苗齡20天的冬棗組培苗葉片,在無菌操作臺用已滅菌剪刀垂直葉脈剪切數刀,然后正面向上接種于接種在MS+麥芽糖15~25g/L+瓊脂3.0~5.0g/L+TDZ?5.0~10.0mg/L+AgNO31.0~2.0mg/L的固體誘導培養基上進行暗培養,培養基pH值控制在5.0~6.0左右,環境溫度在25~30℃條件下,誘導15-20天時產生大量淡黃色塊狀的愈傷組織,誘導20-30天時開始從塊狀愈傷組織表面逐漸突起成瘤狀,分化出胚狀體。分化率為84.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農業大學,未經河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8951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含有制霉素與薄荷醇的固體制劑
- 下一篇:無線識別標簽用的薄片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