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語音翻譯裝置和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87443.3 | 申請日: | 2008-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8151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08 |
| 發明(設計)人: | 降幡建太郎;知野哲朗;釜谷聰史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東芝 |
| 主分類號: | G06F17/28 | 分類號: | G06F17/28;G10L15/00;G10L13/02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獻濤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語音 翻譯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語音翻譯裝置以及用在此裝置中的語音翻譯方法,其用于接收口頭原始語言,然后輸出與原始語言在意思上等同的口頭目標語言。
背景技術
近年來,關于語音識別、機器翻譯、語音合成等要素(elemental)技術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而且,語音翻譯系統現在已經投入實際使用,其將這些技術進行組合,從而,當接收到特定的口頭原始語言時,輸出口頭目標語言。
在大多數語音翻譯系統中,先要通過語音識別技術對采用原始語言的輸入語音進行識別,從而獲得原始語言文本,接著,把原始語言文本變換成意思等同的目標語言文本,然后,再利用語音合成技術輸出采用目標語言的語音。
在上面的語音識別中,作為識別結果的文本主要是使用輸入語音中包含的音素特征產生的。但是,語音還包含韻律信息,如重音和語調,它不僅會對關乎重音和/或結構的語言信息施加約束,而且還表達了語言之外的信息(輔助語言或交際性語言),如說話者的感情或意圖。輔助語言信息有利于在說話者之間進行豐富的交流,雖然它并沒有作為識別結果出現在文本中。
為了借助語音翻譯系統實現更自然的交流,有人提出了這樣一種方案:將韻律所表達的輔助語言信息作為翻譯結果反映在輸出語音中。例如,有人提出了這樣一種方案:當需要的時候,機器翻譯單元和語音合成單元要求語音識別單元提供韻律信息(例如,參見JP-2001-117922(KOKAI))。
這里我們假設,把英文語音“Taro?stopped?smoking<emph>surely</emph>”(標簽<emph>和</emph>之間的部分需要強調)輸入到例如英/日語音翻譯系統,其中“surely”需要用較大的音量或較慢的速度進行發音來加以強調。在這種情況下,采樣上述的現有方法,英/日語音翻譯系統能夠輸出日語翻譯結果,即,“太郎は確かにタバコを<emph>止めた</emph>”,其中與“surely”對應的日語單詞組“止めた”得到強調,例如用較大的音量。
但是,當使用傳統的語音合成方法時,要強調部分的自然和正確強調并非總能得到實現。例如,在合成目標日語語句“太郎はタバコをぴつたり止めた”中,日語單詞“ぴつたり”(發音為“pittari”)有重音核心“pi”,因此自然要用較高的音調來說這個單詞。這樣的話,因為在自然語音中單詞“ぴつたり”是用較高音調說出的,所以,即使下一個日語單詞“止めた”用較高音調說出以強調它,這個單詞也不會太突出。相比之下,如果單詞“止めた”的音量或音調改變太大以便為了強調它,就無法實現自然的語音。
也就是說,語句的韻律是根據重音和語調而產生的,而強調部分的要產生的韻律模式用所強調單詞周圍的單詞的韻律模式進行修改。
此外,在上述JP-2001-117922(KOKAI)中,為使原始語言的韻律信息對應于目標語言的韻律信息,結合韻律信息舉例說明了很多翻譯規則。如上所述,為了總是產生能使語音合成單元產生正確和自然韻律的翻譯結果,必需考慮用于指示例如周圍單詞或句法結構的信息的影響。但是,要編寫出涵蓋所有這些事項的翻譯規則是很困難的。而且,翻譯規則的編寫者必須熟悉語音分析單元中所用的韻律產生模式。
總結起來,上述傳統方法存在下列問題:
1、有些文本難以翻譯,即便對于考慮了要強調部分從而僅僅正確和自然地強調所要強調部分的已知韻律產生方案也如此。
2、在機器翻譯中,難以構建用于輸出能由后續韻律產生過程產生自然韻律的翻譯結果的翻譯規則。
3、在機器翻譯中,如果使用原始語言的相關輔助語言信息把作為翻譯結果的目標語音文本變換成所強調的句法,則可以得知所強調的部分。但是,采樣這種方法,原始語言和目標語言之間的意思等同性會大大降低。相應地,輸入語音的韻律包含的強調信息自然就會表示成目標語言語音的韻律。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東芝,未經株式會社東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8744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檢測馬路上輪胎打滑現象的方法
- 下一篇:帶繞紗切換裝置的樣品整經機及整經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