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高純藥源單體的河豚毒素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71920.7 | 申請日: | 2008-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67821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2-18 |
| 發明(設計)人: | 易瑞灶;謝全靈;洪碧紅;張怡評;許晨;陳偉珠;洪專;林靜;樂清清;陳暉;楊志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朝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7D491/18 | 分類號: | C07D491/18 |
| 代理公司: | 廈門南強之路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馬應森 |
| 地址: | 361005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高純 單體 河豚毒素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天然高活性雜環化合物,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高純藥源單體的河豚毒素 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是一種主要由河豚魚內臟提取的分子結構明確的非蛋白毒 素,其結構為一種獨特的籠狀原酸酯立體結構。由于河豚毒素在河豚魚內臟的單位含量極低, 給提取純化帶來了很大的困難。自1909年首次報道河豚毒素以來,經過了40~50年才獨立 地分離出河豚毒素。至層析技術出現后,河豚毒素的分離才變得較為容易。日本三共公司曾 經壟斷國際市場河豚毒素的供給,20世紀80年代后期,隨著日本河豚魚資源的枯竭和中國 在河豚毒素提取技術的進步,河豚毒素的粗品已經部分由中國供給,也由于資源大部分在中 國,國外對河豚毒素的規模化制備技術近年來并未進行深入研究。
縱觀文獻所述,分離提取與純化TTX的方法,主要有活性炭柱層析法、離子交換-活性 炭柱層析法、苦味酸鹽精制法和高效液相色譜純化法等。由于TTX只溶于酸性水溶液中,其 他任何溶劑基本上均不溶,因此,采用苦味酸鹽重結晶以及用溶媒轉移的方法無法得到純度 大于99%的高純TTX晶體。目前,文獻報道的制備高純TTX的工藝幾乎均為高效液相-紫外 檢測的純化精制工藝,其中制備柱選用ODS柱,流動相主要選擇庚烷磺酸鈉溶液、十二烷基 磺酸鈉溶液或磷酸鹽緩沖液,也有使用醋酸水溶液的報道,收集方式是參照TTX標準品的紫 外圖譜,收集對應TTX的流出液,經結晶干燥獲得TTX純品。該工藝一方面收率較低,無 法有效杜絕背景雜質的引入,難以形成全自動精確控制的可規模化生產高純TTX原料藥的堅 實保障供給體系;另一方面,在規模化精制TTX的生產上缺乏需要較高安全性的保障體系。 因此,仍需研發用于規模化安全生產TTX藥源的高獲得率、高分離度的純化工藝技術。
公告號為CN1385431的發明專利提供一種主要以河豚魚卵巢或/和肝臟為原料進行規模 化提取制備河豚毒素高純單體的方法,采用微濾,超濾,納濾和反滲透等多種前沿膜分離技 術高效組合協同作用,進行河豚毒素的規模化提取制備并得到河豚毒素結晶。具有高效可靠 的優點,可批量獲得純度優于99%的河豚毒素提取物。制得的河豚毒素是神經中樞鈉通道阻 滯劑,潛在著獨特的藥用功能和不凡的藥理作用,是具有顯著經濟效益的高值海洋藥物資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操作簡便、收率高、適于自動化控制規模化生產的用于高純藥 源單體的河豚毒素的制備方法,所制備的河豚毒素的純度高于99%,可用于人用藥物的高純 藥源單體,該制備方法是一種制備過程自動化控制程度高、高通量、高分離度的制備純化工 藝。
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
1)以河豚毒素粗品為原料,醋酸水溶液為溶媒,配制成待純化液;
2)將待純化液轉入制備型高效液相-質譜儀器系統的儲料管中,選擇流動相,啟動制備 型高效液相-質譜儀器系統,純化河豚毒素,得河豚毒素純化液。流動相選擇醋酸體系、三 氟乙酸體系或醋酸-醋酸銨體系。醋酸體系選自醋酸水溶液、醋酸-甲醇水溶液、醋酸-乙睛水 溶液中的一種;三氟乙酸體系選自三氟乙酸水溶液、三氟乙酸-甲醇水溶液、三氟乙酸-乙腈 水溶液中的一種;醋酸-醋酸銨體系選自醋酸-醋酸銨水溶液、醋酸-醋酸銨-甲醇水溶液、醋酸 -醋酸銨-乙腈水溶液中的一種;
3)選擇質譜觸發自動收集河豚毒素純化液,然后采用真空濃縮,低溫結晶,干燥,得用 于高純藥源單體的河豚毒素。
在步驟1)中,河豚毒素粗品的純度最好大于40%,按質量百分比,醋酸水溶液的濃度 為0.01%~6.0%,待純化液的濃度可為含TTX粗品5~100mg/ml,優選10~50mg/m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朝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未經廈門朝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7192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