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下電機與推進器一體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64802.3 | 申請日: | 2008-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17702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4-29 |
| 發明(設計)人: | 羅耀華;張強;姚緒梁;程鵬;孟繁榮;張文義;游江;趙凱岐;劉宏達;黃曼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3H5/07 | 分類號: | B63H5/07;B63H21/17;H02K21/14;H02K21/02;H02K7/14;H02K7/116;H02K5/22;H02K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01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南通***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下 電機 推進器 一體化 裝置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水下推進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水下航行器的電力推進裝置。
(二)背景技術
電力推進裝置是現代水下航行器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絕大部分電力推進裝置的電機和推進器都是分體結構,其質量和體積大,總效率低,并且噪聲大。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0620055186.1、名稱為“一種電動水下推進器”的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文件中,所公開的推進器雖然是把電機和減速器放在密封殼內,但是采用的是傳統直流電機,殼體、電機、減速器各自單獨發揮原有功能。整個裝置功率密度低,主要用于小型船上。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緊湊、體積小、重量輕、噪聲和振動小、效率高、維護方便的優點,能實現電力推進裝置模塊化的水下電機與推進器一體化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包括電機外殼,設置于電機外殼兩端的端蓋,端蓋與電機外殼之間密封,嵌有三相繞組的定子鐵心固定在電機外殼的內側,一端帶有固定軸、另一端帶有傳動軸的轉子通過軸承安裝在電機外殼內、并且傳動軸伸出端蓋,螺旋槳固定在傳動軸上,轉子上貼有燒結型釹鐵硼,定子鐵心上裝有位置傳感器,控制器設置于電機外殼內,定子上的三相繞組與控制器分別通過導線與控制器相連接,控制器的控制電纜由一端的端蓋引出,導流罩通過支架固定在電機外殼上。
本發明還可以包括:
1、傳動軸直接伸出端蓋,傳動軸端的軸承直接設置于端蓋上。
2、傳動軸由兩段組成,兩段傳動軸之間設置有減速器,傳動軸端的軸承包括設置于電機外殼內和設置于端蓋上的兩個軸承。
3、所述減速器是行星齒輪減速器,由太陽輪、行星輪及行星架構成。
4、所述控制電纜的接口處共有四個端口,兩個是電源端口,兩個控制信號端口,并且電纜是密封防水的。
5、所述的控制器是由測速電路、控制電路和逆變器主電路組成。
本發明裝置在使用時,只需要在控制電纜的接口處給以所需直流電源和控制信號(±5V模擬信號),就可以通過控制器來控制稀土永磁無刷直流電動機的轉速,并且通過行星齒輪減速器減速,來獲得螺旋槳所需要的最佳轉速。
由于采用了高牌號的燒結型釹鐵硼作為磁鋼,電機的體積可以減少30%-40%,效率可以提高6%-10%;又由于稀土永磁無刷直流電動機的調速范圍可達1000倍,而且調速平穩,減速器的體積和重量就減小了,并且可以固定在電機的外殼內。整個裝置結構變得緊湊了,總的效率明顯得到了提高。該裝置便于在水下航行器上安裝和維護,使用簡單、可靠性高。
(四)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第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第二種實施方式(省去減速器)的結構示意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舉例對本發明做更詳細地描述:
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本具體實施方式的一體化裝置由稀土永磁無刷直流電動機、控制器19、減速器、螺旋槳9組成的。所述的永磁無刷直流電動機是由電機外殼4、嵌有三相繞組的定子鐵心5、貼有高牌號燒結型釹鐵硼18的轉子構成。定子鐵心5上裝有位置傳感器,按著預先計算出的機械角度擺放。位置傳感器的輸出線通過導線2與控制器19相連接,定子三相繞組的引出線通過導線3與控制器相19連接。所述的控制器19是由測速電路、控制電路和逆變器主電路組成。所述減速器是行星齒輪減速器,由太陽輪14、行星輪6及行星架13構成。轉子17的一端帶有固定軸21,轉子17的另一端帶有傳動軸,傳動軸由第一段傳動軸15和第二段傳動軸10組成,第一段與第二段傳動軸之間設置有減速器,轉子17通過軸承安裝在電機外殼內、并且傳動軸伸出端蓋,所述的軸承包括第一段傳動軸15與電機外殼之間的軸承16、第二段傳動軸10與端蓋12之間的軸承11和固定軸21與電機外殼4之間的軸承20,螺旋槳9固定在第二傳動軸10上,導流罩8通過支架7固定在定子外殼上。電機端蓋1和帶有軸承11的端蓋12與電機外殼4緊密連接。控制電纜22由端蓋1引出,所述控制電纜22的接口處共有四個端口,兩個是電源端口,兩個控制信號端口,并且電纜是密封防水的。兩端蓋1、12與電機外殼4間,以及控制電纜22與端蓋1間,采用的是靜密封,軸承11與軸10間采用的是動密封。整個機殼內部充油,以保障本裝置在深水下可以承受足夠的壓力。
具體方式二:結合圖1和圖2,本具體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的不同點是:當水下航行器所需螺旋槳是中高速的,可以直接通過控制器來調節,也就是在圖1中除去減速器及其相關部件,變成圖2的結構形式。因此,本裝置的結構就變得更簡單,體積變得更小,重量變得更輕,效率變高。具體省去的部件是行星輪6、軸10、行星架13、太陽輪14、軸承16,其他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程大學,未經哈爾濱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480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振動陀螺儀
- 下一篇:多區電容式力傳感器件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