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月球車的越障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64520.3 | 申請日: | 2008-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6970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24 |
| 發明(設計)人: | 田振輝;杜振勇;王長國;譚惠豐;劉煥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4G1/16 | 分類號: | B64G1/16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劉同恩 |
| 地址: | 150001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月球 越障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越障機構。
背景技術
月面地形比較復雜,從整體來看,有月坑、高地、月海、懸崖和溝壑等;從局部來看,有松軟的月壤、斜坡、小坑和團狀物塊(如月巖)等。月表的高山、懸崖以及撞擊坑內側的陡坡,一般大于30°;撞擊坑的外側,坡度比較緩,一般小于25°;月表的高低地區,地形起伏,平均坡度小于30°;月海地區地勢平坦,最大坡度可達17°。月球表面裸露著大量的巖石碎塊,這些巖石碎塊的直徑一般小于25cm。傳統月球車是靠車輪來越障的,越障高度小于車輪半徑,由于月球車輪一般都不大,月球車輪的半徑很多情況下小于巖石的高度,故越障高度有限,其行進受到影響。障礙包括月巖、溝壑和斜坡。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解決現有月球車越障高度小于車輪半徑的問題,提供一種月球車的越障機構。
本發明包括前鏈輪、履帶、連桿、轉軸、固定軸和后鏈輪,履帶設置在前鏈輪和后鏈輪上,連桿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前鏈輪和后鏈輪的中心孔內,連桿上設有透孔,轉軸設置在連桿上的透孔內并安裝在連桿上,固定軸的一端固定在轉軸上。
本發明的優點是:一、由于本發明在前鏈輪和后鏈輪之間的連桿上設置了固定軸,由固定軸驅動,能夠越過高于月球車輪子半徑乃至直徑的物體。二、本發明能起到車體與障礙物之間的滑道作用,適于爬坡和攀巖。三、本發明采用從動方式,不但節省了能源且結構簡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越障機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圖2的I部局部放大圖,圖4是本發明的越障機構在使用時與月球車連接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的俯視圖(去掉月球車上的上蓋11)。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圖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由前鏈輪1、履帶2、連桿3、轉軸4、固定軸5和后鏈輪7組成,履帶2設置在前鏈輪1和后鏈輪7上,連桿3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前鏈輪1和后鏈輪7的中心孔內,連桿3上設有透孔31,轉軸4設置在連桿3上的透孔31內并安裝在連桿3上,固定軸5的一端固定在轉軸4上。使用時,參見圖4和圖5,將固定軸5固定在月球車體8上,行進時,月球車上的發動機啟動后,月球車的前輪9和后輪10轉動驅動車體8,車體8通過固定軸5、連桿3帶動前鏈輪1和后鏈輪7前行。當有障礙物作用于履帶2時,履帶2帶動前鏈輪1和后鏈輪7轉動,車體8的前輪9離開月球表面,后輪10起驅動作用,前輪9繼續升高和前行,直至前輪9作用于障礙物上,前輪9和后輪10同時驅動車體8爬上障礙物,完成越障工作,本發明在行進過程中起到導向作用。由于本發明的存在而使得月球車前后翻轉的力臂增長,降低了翻轉的可能性。
具體實施方式二: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的不同點是:本實施方式還增加有盤簧6,盤簧6的一端固定在連桿3的中上部,盤簧6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軸5上且靠近轉軸4一側的端部。當越障機構在接觸障礙物時,盤簧6可起到緩沖和減振的作用。當障礙物作用于固定軸5與前鏈輪1之間時,轉軸4發生逆時針旋轉,且盤簧6對轉軸4的力臂越來越小,更容易旋轉,即容易發生越障;當障礙物作用于固定軸5與后鏈輪7之間時,轉軸4發生順時針旋轉,且盤簧6對轉軸4的力臂越來越大,更難旋轉,即更容易將前輪導上障礙物。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452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石墨與陶瓷復合制作的旋轉噴吹轉子
- 下一篇:一種變頻電機接地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