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合成5-芳基亞甲基-2-環己烯酮衍生物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62375.5 | 申請日: | 2008-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7489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01 |
| 發明(設計)人: | 麻生明;陸展;柴國璧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C69/757 | 分類號: | C07C69/757;C07C67/3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盛輝地 |
| 地址: | 310027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合成 芳基亞 甲基 己烯 衍生物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合成順式α-酰基-β,γ不飽和羧酸酯的方法,在室溫下,在二烷基鋅試劑與兩分子2,3-聯烯酸酯發生反應,生成一系列的5-芳基亞甲基-2-環己烯酮衍生物。
背景技術
5-芳基亞甲基-2-環己烯酮衍生物是有機合成中最重要的中間體之一,也是天然產物中最常見的結構單元之一,具有多種重要的生理活性,在生物技術領域,醫藥及農藥等方面有巨大的開發利用價值(a)C.Gey,S.Kyrylenko,L.Hennig,L.-N.Nguyen,A.Bütter,H.D.Pham,A.Giannis,Angew.Chem.2007,119,5311;Angew.Chem.Int.Ed.2007,46,5219;b)K.C.Nicolaou,G.Vassilikogiannakis,K.B.Simonsen,P.S.Baran,Y.-L.Zhong,V.P.Vidali,E.N.Pitsinos,E.A.Couladouros,J.Am.Chem.Soc.2000,122,3071;c)K.C.Nicolaou,K.B.Simonsen,G.Vassilikogiannakis,P.S.Baran,V.P.Vidali,E.N.Pitsinos,E.A.Couladouros,Angew.Chem.1999,111,3762;Angew.Chem.Int.Ed.1999,38,3555;d)A.Kuramochi,H.Usuda,K.Yamatsugu,M.Kanai,M.Shibasaki,J.Am.Chem.Soc.2005,127,14200;e)A.Srikrishna,D.H.Dethe,Org.Lett.2004,6,165;f)A.Srikrishna,D.H.Dethe,P.R.Kumar,Tetrahedron?Lett.2004,45,2939;g)K.C.Nicolaou,D.Pappo,K.Y.Tsang,R.Gibe,D.Y.-K.Chen,Angew.Chem.2008,120,958;Angew.Chem.Int.Ed.2008,47,944.)。而一般的合成方法都基于原有的六元環骨架,因此局限性較大,光學活性的引入也比較困難,因此發展一種高效的合成光學活性2-環己烯酮衍生物成為研究的熱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在二烷基鋅試劑與兩分子2,3-聯烯酸酯發生反應,生成一系列的5-芳基亞甲基-2-環己烯酮衍生物的方法。
本發明方法中的二烷基鋅試的R3基團被引入到第一分子聯烯的中間碳上,生成的中間體再與第二分子聯烯酸酯發生關環反應,得到的產物5位的雙鍵具有單一的構型,4位和6位的兩個碳原子具有很高的非對映選擇性。用光學活性的聯烯酸酯為底物反應時,可以制備手性保持的光學活性的產物。
本發明合成5-芳基亞甲基-2-環己烯酮衍生物的方法,在室溫下,在二烷基鋅試劑與兩分子2,3-聯烯酸酯1發生反應,生成一系列的5-芳基亞甲基-2-環己烯酮衍生物2,反應式如下:
R1為芳基,R2和R3為烷基,其中烷基為CnH2n+1,式中n=1-4,芳基為苯基以及含有取代基的苯基,其步驟是:
(1)在氮氣保護下,向反應瓶中加入2,3-聯烯酸酯1和甲苯溶劑,攪拌下,按二烷基鋅試劑與2,3-聯烯酸酯的當量比1.2~3∶1,滴加二烷基鋅試劑,加畢,薄層板跟蹤反應;
(2)步驟(1)反應完全后,滴加飽和氯化銨終止,再加入水;
(3)用乙醚萃取,有機相依次用1%鹽酸,飽和碳酸氫鈉,飽和食鹽水洗,再用無水硫酸鈉干燥,過濾,濃縮,快速柱層析,獲得5-芳基亞甲基-2-環己烯酮衍生物2。
本發明的二烷基鋅試劑與2,3-聯烯酸酯的當量比為1.2~3∶1,最佳3∶1。
本發明的2,3-聯烯酸酯為4位單取代的2,3-聯烯酸酯。
本發明的5-芳基亞甲基-2-環己烯酮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在室溫下,在二烷基鋅試劑與兩分子2,3-聯烯酸酯發生反應生成一系列的5-芳基亞甲基-2-環己烯酮衍生物。得到的產物5位的雙鍵具有單一的構型,4位和6位的兩個碳原子具有很高的非對映選擇性。
本發明方法操作簡單,原料和試劑易得,反應具有高度的區域和立體選擇性,產物易分離純化。
本發明克服了傳統方法的弊端,具有以下優點:1)不需用催化劑;2)反應具有高度的區域和立體選擇性;3)能同時引入兩分子聯烯酸酯;4)產物易分離純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237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