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H2O2低溫漂白助劑的環保型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62085.0 | 申請日: | 2008-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93859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29 |
| 發明(設計)人: | 邵建中;王鋒;夏敏;董利敏;黃益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C309/42 | 分類號: | C07C309/42;C07C303/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陽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江助菊 |
| 地址: | 310018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sub 低溫 漂白 助劑 環保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助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在無有機溶劑的條件下H2O2低溫漂白系列助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過氧化氫又稱雙氧水,是一種強氧化性的漂白劑。過氧化氫漂白的效果和漂白后的穩定性好,白度純正,不會使織物發黃,而且無毒、無嗅,對環境污染小,適用多種纖維及其混紡織物的漂白。并且對設備無腐蝕作用,適宜工業化大生產。在發展無氯漂白的新工藝中H2O2已成為最主要的漂白劑之一。
過氧化氫漂白在實際應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紡織品過氧化氫漂白一般都需要在接近沸點的高溫條件下進行,方有最佳效果,這不僅使能耗大,而且容易造成纖維的過度降解,尤其對于不能在高溫下長時間處理的毛、麻、絲織物以及它們的混紡交織產品來說,問題更為嚴重。混紡織物中各組分纖維漂白適應條件的沖突極易造成某組分纖維的嚴重損傷或另一組分的漂白不足等兩極情況。
針對在過氧化氫漂白中存在的問題,通常的解決辦法是加入活化劑以增強過氧化氫的氧化能力,從而降低過氧化氫起作用的最佳溫度。
對于如何提高過氧化氫的漂白能力。過氧化氫漂白織物主要是依靠過氧離子的氧化性來發生反應的。因此,提高過氧化氫的氧化性或者產生更多的過氧離子,就能有效提高過氧化氫的漂白效率。在過氧化氫漂白中添加活化劑是較為可行的方法。而烷酰氧苯磺酸鹽類化合物是其中最有代表意義的一類化合物。
烷酰氧基苯磺酸鹽,英文名稱為:Acyloxybenezenesulfonat(AOBS)
其中R是含有5到15個碳原子的飽和的或不飽和、直鏈或含有支鏈的烷基,M是陽離子。
AOBS的開發研制始于20世紀80年代,專利JP-A59-22999和與之同族的EP-A980211介紹了通過在水中與PC(過碳酸鈉)、PB(過硼酸鈉)為代表的過氧化氫發生基質以及過氧化氫等接觸,即使在低溫下也生成有機過氧酸,由于能對衣服等上的污物和污垢產生有效的漂白性能,因此是特別適于作為漂白活化劑使用的化合物。
AOBS的制造方法,已知有:使乙酸氧基與苯酚磺酸單鈉鹽反應,使之生成乙酸氧基苯磺酸鈉,然后加入具有所需的烷基鏈的脂肪酸使之產生酯交換反應的方法(JP-B4-1739,與之同族的EP-105672),雖然這種方法能夠生產出高純度產品,但會副產出無用途的乙酸,這種情況下生產成本增大,一般來說作為工業制法是不適用的.另外專利EP402043公開了利用間羥基苯磺酸鈉和壬酰鹵在二甲苯溶劑中反應得到84%的壬酰氧苯磺酸鈉,專利JP08217722公開了利用對羥基苯磺酸鈉與溶于二甲苯中的月桂酸酐和月桂酸反應制得95%P-月桂酰氧苯磺酸鈉,專利WO9521816公開了利用苯葵鹽、葵酸和二甲苯等制得了91.7%P-葵酰氧苯磺酸鈉。專利JP0853405公開了利用對羥基苯磺酸鈉和月桂酰鹵反應制得98%P-月桂酰氧苯磺酸鈉。專利CN101139310公開了在四氫呋喃作為溶劑的前提下利用對羥基苯磺酸鈉和酰氯反應制得產率為88.49%的烷酰氧苯磺酸鈉。
由上述這些公開文獻可見,這些制備方法雖然可得產率較高的AOBS,但均以二甲苯、四氫呋喃等有毒的有機溶劑作為反應溶劑。因此,在對環保要求日益高標準和日益注重產品經濟性的今天。四氫呋喃、二甲苯等的采用顯然不符合生態環保的要求,因此有必要開發一種無有機溶劑的條件下合成烷酰氧苯磺酸鹽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H2O2低溫漂白系列助劑的環保型制備方法,即在無有機溶劑的條件下合成烷酰氧苯磺酸鹽的方法。解決現有合成方法中利用有機溶劑二甲苯、四氫呋喃為反應溶劑的缺陷,實現合成過程的環保化要求。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H2O2低溫漂白助劑的環保型制備方法,該方法的步驟如下:
(1)酰氯的合成:將有機羧酸與酰化試劑以摩爾配比1∶1~1∶3在無溶劑的條件下,控制溫度在20℃~90℃范圍下反應2~4h,然后通過常壓蒸餾和減壓蒸餾,減壓蒸餾時壓力為0.1Mpa,制得酰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理工大學,未經浙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208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