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H2O2低溫漂白助劑的環保型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62085.0 | 申請日: | 2008-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93859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29 |
| 發明(設計)人: | 邵建中;王鋒;夏敏;董利敏;黃益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C309/42 | 分類號: | C07C309/42;C07C303/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陽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江助菊 |
| 地址: | 310018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sub 低溫 漂白 助劑 環保 制備 方法 | ||
1.一種H2O2低溫漂白助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的步驟如下:
(1)酰氯的合成:將有機羧酸與酰化試劑以摩爾配比1∶1~1∶3在無溶劑的條件下,控制溫度在20℃~90℃范圍下反應2~4h,然后通過常壓蒸餾和減壓蒸餾,減壓蒸餾時壓力為0.1Mpa,制得酰氯;
(2)烷酰氧苯磺酸鹽的合成:在用堿劑控制的PH為9~13的水溶液中,溶入一定量的對羥基苯磺酸鹽,而后加入占對羥基苯磺酸鹽總質量5%的相轉移催化劑,攪拌5分鐘后,慢慢滴加入酰氯,其中酰氯與對羥基苯磺酸鹽的摩爾比1∶1~2∶1;在滴加酰氯的同時,滴加一定量的堿劑以中和反應產生的鹽酸;同時控制反應溫度在-5~60℃,反應1~5h后,在40℃溫度下旋轉蒸發反應液,在40~70℃溫度范圍內真空干燥后,得到產物烷酰氧苯磺酸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H2O2低溫漂白助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酰化劑是二氯亞砜、五氯化磷、三氯化磷中的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H2O2低溫漂白助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堿劑控制的PH為9~13的水溶液中的堿劑為碳酸鈉、氫氧化鈉、碳酸氫鈉組成的混合物,且氫氧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的加入量為相同質量分數且體積比為1∶3∶1~1∶6∶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H2O2低溫漂白助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轉移催化劑是芐基三甲基氯化銨、四甲基氯化銨、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銨、芐基三丁基溴化銨、三乙胺鹽酸鹽、四丁基溴化銨其中的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H2O2低溫漂白助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滴加酰氯的同時,滴加的堿劑的物質的量與反應理論生成酸物質的量的比為1∶1~3∶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理工大學,未經浙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6208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