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6-芳基氨基嘧啶類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58632.8 | 申請日: | 2008-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0220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12 |
| 發明(設計)人: | 林軍;劉永江;嚴勝驕;牛延菲;鄭晗;黃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239/47 | 分類號: | C07D239/47;A61P31/18;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091***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氨基 嘧啶 化合物 及其 合成 方法 | ||
1、一類具有潛在藥物活性的新的6-芳基氨基嘧啶類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結構式如下所示:
式(I)中,R1為烷基;R2為氫原子、鹵原子、烷基、硝基、氰基、烷氧基、芳基;R3為烷基,芳基。這里,R1為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R2優選為氫原子、氯原子、氟原子、溴原子、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硝基、氰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R3優選為正丁基、異丙基、叔丁基、苯基、對氯苯基、對溴苯基、對甲基苯基、對甲氧基苯基、萘基、噻吩、呋喃基等。
2.權利要求1所述的式(I)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單取代二烷基縮硫醚(II)與胍鹽(III)或硫脲(IV),胺(V)進行無溶劑法(綠色化學方法)或多組分反應法合成6-芳基氨基嘧啶類化合物(I)
在式(II)中,R1為烷基,環烷基;R’為烷基,環烷基;
R2為氫原子、鹵原子、烷基、硝基、氰基、烷氧基、芳基;R3為烷基,芳基;
在式(III)中,胍鹽可以是碳酸胍、鹽酸胍、硝酸胍及其它可提供胍及胍的取代物的鹽。
在式(V)中,R3為烷基,環烷基,苯基、取代苯基及其它芳基。
其中反應的溶劑為:DMF、DMSO、己腈、DME、DMA等非質子性溶劑。
3.根椐權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化合物的合成路線為: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合成方法,單取代二烷基縮硫醚(II)與胍鹽(III)或硫脲(IV),胺(V)進行無溶劑或多組分反應法合成6-芳基氨基嘧啶類化合物(I)。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結構通式為(I)的代表化合物如下:
其代表化合物如下:
(A)當R1為CH3,R2為H,R3為H;
(B)當R1為CH3,R2為Cl,R3為H;
(C)當R1為CH3,R2為Br,R3為H;
(D)當R1為CH3,R2為CH3,R3為H;
(E)當R1為CH3,R2為C2H5,R3為H;
(F)當R1為CH3,R2為CH3O,R3為H;
(G)當R1為CH3,R2為H,R3為PhCl;
(H)當R1為CH3,R2為H,R3為Ph;
(I)當R1為CH3,R2為H,R3為n-Bu;
(J)當R1為CH3,R2為NO2,R3為H;
(K)當R1為CH3,R2為Cl,R3為PhCl;
(L)當R1為CH3,R2為Cl,R3為Ph;
(M)當R1為CH3,R2為Cl,R3為n-Bu;
(N)當R1為CH3,R2為CH3,R3為PhCl;
(O)當R1為CH3,R2為CH3,R3為Ph;
(P)當R1為CH3,R2為CH3,R3為n-Bu;
(Q)當R1為CH3,R2為CH3O,R3為PhCl;
(R)當R1為CH3,R2為CH3O,R3為Ph;
(S)當R1為CH3,R2為CH3O,R3為n-Bu;
(T)當R1為CH3,R2為Cl,R3為i-Pr;
(U)當R1為CH3,R2為Cl,R3為t-Bu;
(V)當R1為CH3,R2為Cl,R3為p-MeOPh;
(W)當R1為CH3,R2為Cl,R3為p-MeP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大學,未經云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58632.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