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稻米參數自動測量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48740.7 | 申請日: | 2008-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39117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07 |
| 發明(設計)人: | 駱清銘;劉謙;畢昆;段凌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5/10 | 分類號: | G01N15/10;G01B15/00;G01N23/00;G01N33/02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唐正玉 |
| 地址: | 430074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稻米 參數 自動 測量 裝置 方法 | ||
1.稻米參數自動測量裝置,包括光電開關(1)、可控升降板(2)、單株脫粒儀(3)、控制按鈕(4)、射線源鉛盒(5)、x射線源(6)、x射線探測器(7)、手動平移臺(8)、皮帶(9)、毛刷(10)、鉛箱(11)、x射線源控制器(12)、計算機(13)、皮帶控制器(14),其特征在于:光電開關(1)分別與可控升降板(2)和計算機(13)相連,且光電開關(1)和可控升降板(2)位于單株脫粒儀(3)入口處,控制按鈕(4)分別與可控升降板(2)及計算機(13)相連,X射線源(6)放置在射線源鉛盒(5)中,射線源鉛盒(5)置于皮帶(9)上側,射線源鉛盒(5)朝向x射線探測器(7)一面的中部開有一圓形孔,X射線探測器(7)位于皮帶(9)內側,X射線探測器(7)通過螺釘固定在手動平移臺(8)上,通過手動平移臺(8)調節X射線探測器(7)的水平位置使得X射線源(6)和X射線探測器(7)位于同一垂直平面上,X射線源(6)與X射線源控制器(12)相連,X射線探測器(7)通過USB接口與計算機(13)連接,射線源鉛盒(5)、X射線源(6)、X射線探測器(7)、手動平移臺(8)、皮帶(9)及毛刷(10)都包在鉛箱(11)內部,皮帶(9)與皮帶控制器(14)相連,毛刷(10)位于皮帶(9)下部外側。
2.稻米參數自動測量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1)打開X射線源控制器、單株脫粒儀和計算機,操作人員先按下控制按鈕,控制按鈕發出信號給計算機,通知計算機開始新的一穗的測量,把稻穗放到單株脫粒儀入口處,光電開關檢測到人手后,發出信號給計算機,當且僅當計算機接收到了控制按鈕和光電開關兩個信號后,計算機才控制可控升降板上升,暴露出打谷口,允許單株脫粒儀開始打谷,同時計算機開始延時,谷粒由單株脫粒儀出口通過直槽式接口落到皮帶上,由運轉的皮帶分離谷粒,延時1s后,計算機開始啟動X射線探測器拍攝谷粒的圖像數據,完成脫粒工作后,操作人員將脫粒后的稻穗取出,光電開關檢測到人手的離開,發出信號給計算機,計算機控制可控升降板下降,計算機開始延時,延時4s后計算機停止數據采集;(2)計算機經過數字圖像處理及分析后得到稻米的參數包括粒數、粒長、粒寬、粒面積;所述的數字圖像處理及分析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中值濾波:對拍攝的圖像進行中值濾波濾除圖像的噪聲;(2)將去噪后的圖像閾值二值化;(3)將二值化后的圖像進行去除小粒子的操作,去掉二值化圖像中的背景噪聲;(4)去噪后的圖像進行開操作,去掉微弱邊緣,然后進行填充操作,填補米粒中間的孔洞;(5)對處理后的圖像進行距離變換得到圖像的距離函數;(6)對距離圖像進行灰度重建,去掉圖像中的區域極大值;(7)對重建后的圖像進行分水嶺分割;(8)對分割后的圖像單個粒子區域進行橢圓擬合,得到各谷粒的粒長、粒寬,并通過數區域內的像素個數得出粒面積;(9)分水嶺分割后可能還存在未分割的粘連籽粒,通過面積判斷的方法將這些籽粒進行平均化處理;面積閾值的選取方法是求(8)中得到的所有粒面積的平均值的倍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科技大學,未經華中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8740.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互動式計算機外圍設備
- 下一篇:一種水平井撈砂泵用砂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