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在硅片上批量設置和讀取芯片唯一識別碼的方法及電路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44114.0 | 申請日: | 2008-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515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毛軍華;彭澤忠;劉敬術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凱路威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19/07 | 分類號: | G06K19/07;H01L2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紀鐵 |
| 地址: | 621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硅片 批量 設置 讀取 芯片 唯一 識別碼 方法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芯片編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在硅片上批量設置芯片 唯一識別碼的方法、讀出上述芯片唯一識別碼的方法,以及為實現上述在 硅片上批量讀寫芯片唯一識別碼的電路。
背景技術
現在應用中,很多芯片需要包含芯片識別碼,因此在經常需要在芯片 中編寫識別碼。但是現有技術中編寫芯片識別碼需要對芯片一個一個進行 設置,其過程非常繁瑣,占用大量的編程時間。
在射頻識別技術中尤其需要應用這種設置芯片識別碼的技術。射頻識 別(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簡稱RFID)技術是一種通過賦予每 個RFID芯片一個內置的唯一識別碼(UniqueId,簡稱UID)編碼,并放置 在被管理物品上來進行識別和管理的技術。為了能彼此相互區分,每個芯 片內置的UID編碼應不重復,并具有唯一性。各種UID標準都有其專門的 管理機構,負責分配UID號段資源,保證各廠商之間所擁有的UID號段不 會出現重疊,各廠商則在自己號段內對所生產的芯片設置UID,并保證一個 芯片對應一個UID,從而保證了UID的唯一性。
在利用半導體工藝制造芯片的過程中,其中一部分就是從版圖到硅片 制造中間的一個過程,即光掩模的制造,這個過程是建立在芯片版圖圖形 陣列化復制的基礎上的。
現有技術中一般是這樣進行的,首先在制造光掩模之前對版圖進行后 期處理。要在版圖最外面圍一圈密封環(Seal?Ring),作用是阻止切割時 因刀片產生的裂痕損壞到芯片,密封環也可以不做,但通常情況下都是需 要的。為了使切割過程中產生的靜電不過于集中在密封環上而損壞到芯片, 密封環需要接到芯片電位。如圖1所示,密封環2到版圖4之間有一圈緩 沖區1,緩沖區1的寬度一般為5-10μm。在進行了上述的后期處理之后, 形成的版圖4、緩沖區1、密封環2就構成了一顆芯片。這樣的芯片結構依 次重復排列構成一個區塊,其中芯片之間的空隙就稱為劃片槽3(Scribe? Line)。為了不浪費這部分空間,可以放一些測試電路或其他測試圖形5。
再將上述一塊版圖利用縮微照相技術或圖形發生系統制作掩模原版 (Reticle?Mask),稱中間掩模版。為了能在同一個硅片上同時制作多個電 路芯片而且又便于切割成單個芯片,中間掩模版的圖形還要用具有分步重 復功能的精密縮小照相機進一步縮小到實際芯片尺寸。同時,讓同一圖形 在縱橫兩個方向按一定的間距步進曝光,制成含有芯片圖形陣列的母掩模 版(Master?Mask),最后復印出供給生產上光刻工藝使用的工作掩模版 (Working?Mask)。隨著技術的進步,利用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高速掃描成 像系統,不但可用于制作中間掩模版,而且還能取代分步重復設備直接制 作出含有芯片陣列圖形的母掩模版或工作掩模版。
為保證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芯片成品率,并進一步提高集成度,已采用 電子束、離子束或X射線等直接在硅片上掃描成像的加工新技術,取代傳 統的光掩模圖形轉移技術。
制作出工作掩模版之后,利用各種光刻設備把光掩模圖形轉移到硅片 表面的光致抗蝕層上,再經過復雜的加工工序,得到加工后的硅片,所得 的硅片101如圖2所示。
這種基于圖形復制的工藝的優點是低成本,適合大規模制造,特點是 制造出來的芯片結構是完全一樣的。使用這種工藝制造具有UID模塊和UID 功能的芯片,由于UID模塊結構完全一樣,其初始化UID必然也是相同的。 因此,在采用這種基于圖形復制工藝制造的同時,又能將結構完全相同芯 片設置為不同的UID,這是芯片UID編碼硬件實現的一個關鍵和難點。為了 解決UID設置問題,出現了各種技術,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凱路威電子有限公司,未經四川凱路威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411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