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重型汽車變速器的換擋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40904.1 | 申請日: | 2008-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49344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21 |
| 發明(設計)人: | 黃鵬;呂立表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汽車變速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59/04 | 分類號: | F16H59/04;B60K20/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達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錫麟;王桂忠 |
| 地址: | 201822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重型汽車 變速器 換擋 裝置 | ||
1.一種用于重型汽車變速器的換擋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換擋撥叉、 第一限位體、第二限位體和第三限位體,其中:第一限位體、第二限位體和第三 限位體依次并行排列于同一水平面并緊密接觸,換擋撥叉設于上述三個限位體上 方并與三個限位體相接觸,由換擋撥叉左右運動分別獨立控制各限位體;
所述的第一限位體的外表面包括兩個成一角度的第一鍥形平面和第二鍥形 平面,在第一鍥形平面上設有第一導向體、第二導向體和第三導向體,第一導向 體和第二導向體的縱向首尾間距為w2;第四導向體和第五導向體的外側面到第三 導向體的內側面縱向間距為w3;
所述的第二限位體的外表面包括兩個成一角度的第三鍥形平面和第四鍥形 平面,在第三鍥形平面上依次設有第四導向體和第五導向體,第四導向體和第五 導向體的縱向首尾間距為w1;
所述的第三限位體的外表面包括垂直正面和弧形背面,在第三限位體的垂直 正面設有第六導向體和第七導向體,第一導向體和第二導向體的外側面到第六導 向體和第七導向體的外側面縱向間距為w4;第四導向體和第五導向體的中心連線 到第三限位體的垂直正面的縱向間距為w5;
所述的第一限位體、第二限位體和第三限位體為空心柱結構,在空心柱結構 中部分別垂直設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以連接變速箱;
所述的第一導向體和第二導向體沿空心柱結構軸線方向依次設置于第一鍥 形平面;所述的第三導向體平行于第一導向體和第二導向體的方向設置于第一鍥 形平面,第二鍥形平面緊貼第二限位體;所述的第四導向體和第五導向體沿空心 柱結構軸線方向依次設置于第三鍥形平面位于第一限位體的一側,第四鍥形平面 緊貼第三限位體;
所述的第六導向體和第七導向體具體是沿空心柱結構軸線方向依次設置于 第三限位體的垂直正面;
所述的第四導向體和第五導向體為矩形體結構,其中:第四導向體和第五導 向體的內側分別設有一凹槽;
所述的凹槽為圓弧狀,凹槽的寬度為第四導向體及第五導向體寬度的一半, 凹槽的深度為第四導向體和第五導向體高度的一半;
所述的換擋撥叉包括:撥叉連接體和撥腳,其中:撥腳的末端垂直設于撥叉 連接體的外表面,撥腳的首端分立為雙叉結構,撥叉連接體為空心柱結構;
所述的雙叉結構包括第一叉腳和第二叉腳,其中:第一叉腳和第二叉腳橫截 面為矩形且相互平行設置,所述的第一叉腳與第二叉腳內側相距的寬度為w6;第 一叉腳與第二叉腳外側相距的寬度為w7,分別滿足以下關系式:
w1+x=w6,
w2+x=w6,
w3=w7+x,
w4=w7+x,
w5=w7+x,
其中:x的取值范圍在0.5mm至1mm之間;
所述的第一叉腳的長度小于第二叉腳的長度,第一叉腳和第二叉腳與限位體 相接觸的一側設有凸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汽車變速器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汽車變速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090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熱回收新風機
- 下一篇:集料數字圖像評價系統及評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