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生產多晶硅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40240.9 | 申請日: | 2008-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1936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10 |
| 發明(設計)人: | 袁建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通用硅晶體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30B29/06 | 分類號: | C30B29/06;C30B28/14;C30B25/00;C01B33/03 |
| 代理公司: | 上海開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蘭英 |
| 地址: | 201900上海市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產 多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硅的生產方法,更具體地說,涉及用三氯氫硅還原法生產多晶硅的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多晶硅的生產方法一般采用西門子改良工藝,將石英砂在電弧爐中冶煉提純至98%并生成工業硅,再將工業硅粉碎并在300℃左右的條件下用無水HCl與之在一個流化床反應器中反應,生成易溶解的SiHCl3,同時形成氣態混合物(H2、HCl、SiHCl3、SiCl4、Si)。對上述氣態混合物接著進一步提純、分解,凈化提純后的SiHCl3采用高溫還原工藝,以高純的SiHCl3在H2氣氛中還原沉積而生成多晶硅。
上述化學氣相沉積過程是在還原爐中進行的,該反應容器是密封的,底盤上安裝有出料口和進料口以及若干對電極,電極上連接直徑5~10毫米、長度1.5~2米的硅棒,每對電極上的兩個硅棒又在另一端通過一較短的硅棒相互連接。由于硅的電阻率較大,只有在對電極施加高達12kV的高壓時,硅棒才能被擊穿導電并加熱至1050~1100℃發生反應,使硅在硅棒上沉積。因此上述生產多晶硅的裝置中,電極上必須連有12kV高壓變壓器以提供所需的擊穿電壓,而此高壓變壓器的體積占去了整個生產裝置的三分之二,使整套生產裝置繁瑣。此外,12kV的高壓供電裝置價格昂貴,耗電過多,并且也不利于安全生產。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多晶硅的生產方法,在硅棒中添加雜質以降低硅棒的電阻率,使其能夠在較低的電壓下被擊穿或直接導電加熱至所需的反應溫度。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用電加熱硅棒,使SiHCl3在H2氣氛中還原,所得到的硅在硅棒的表面上沉積生成多晶硅,所述的硅棒按特定的電阻率要求,事先在高純硅中添加雜質,使硅棒的電阻率降低,提高其導電性。
根據本發明的生產方法,在硅棒內加入的雜質是與多晶硅產品應用的相同的雜質。
根據本發明的生產方法,在硅棒內加入的雜質濃度是與多晶硅產品應用的相同的雜質濃度。
根據本發明的生產方法,在硅棒內加入的雜質濃度是產品的所用的不相同的雜質濃度。
本發明所述的硅棒中添加的雜質可以為III族材料;所述的III族材料可以為硼。當本發明硅棒中所添加的雜質為硼時,其濃度大于4.42×1012cm-3。
本發明所述的硅棒中添加的雜質還可以為V族的材料;所述的V族材料可以為磷或砷或銻。
當硅棒中添加的雜質為砷時,雜質濃度大于1.47×1012cm-3;
當硅棒中添加的雜質為磷時,雜質濃度大于1.47×1012cm-3;
當硅棒中添加的雜質為銻時,雜質濃度大于1.47×1012cm-3。
本發明上述多晶硅的生產方法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顯著的進步。
本發明的生產方法中,由于在高純硅中添加了雜質,使硅棒的電阻率下降,導電性能提高,因此所需的擊穿電壓下降,避免了使用12kV的高壓供電裝置,節約了生產成本。
本發明的生產方法中,在高純硅中添加了雜質,使硅棒電阻率下降,當電阻率下降至使硅棒成為導體時,則不需要擊穿的過程,此時只需維持低至100V~3000V的電壓,硅棒就能導電加熱至所需的反應溫度,因此生產體系中不需要配備高壓擊穿電源裝置,只需使用正常的供電電源,一方面簡化了生產裝置,另一方面大大節約了生產成本,生產的能耗顯著將低,同時也提高了生產的安全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多晶硅的生產方法。
實施例1:在硅棒中摻雜硼材料。
1)制作硅棒:在高純硅材料中摻雜硼,所制得的硅棒中硼的濃度為4.42×1012cm-3,電阻率為3000Ω·cm;
2)將硅棒連接在還原爐底板的電極上,用100V的電壓對電極通電使硅棒加熱至1100℃,通過進料口通入純化的SiHCl3氣體和H2氣體,SiHCl3被H2還原,所得到的硅在硅棒的表面上沉積而生成多晶硅。
實施例2:在硅棒中摻雜磷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通用硅晶體材料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通用硅晶體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4024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阻尼扭轉振動的裝置
- 下一篇:用戶網絡中的通信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