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軌道汽車交通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37122.2 | 申請日: | 2008-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28619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13 |
| 發明(設計)人: | 沈嘉琦;沈黎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嘉琦 |
| 主分類號: | B61B5/02 | 分類號: | B61B5/02;B61F7/00;B60F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061上海市普***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軌道 汽車 交通 系統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交通工具。一種配備軌道的交通系統。
背景技術
汽車和軌道列車已經成為當今陸上交通的主要工具。
汽車靈活方便,交通個性化強,可以根據需要到達公路網延伸的任何地方。但是,汽車數量急劇上升不僅導致高峰時段的道路擁堵,還使得石油資源快速消耗、大氣污染加?。浑m然高速公路提高了車速,但出于安全,一般最高限速不超過110千米/小時(遠低于現有的軌道高速列車),并要求保持很大的車距,使得高速公路運能不大;此外,汽車交通可靠性受氣候環境(如大霧、大雪等)影響較大,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為因素(如駕車者的駕駛技能、心理和疲勞狀態等)的影響。
軌道交通安全可靠運能大,電氣化列車還可以做到零排放,現有技術已能實現軌道列車的自動運行。但是,現有的軌道交通列車行進路徑是由軌道(即由岔道處的道岔切換位置)決定,因此,前后兩列不同方向的列車需要留出道岔可靠切換的足夠時間,此外,由于結構問題,現有道岔對行進列車平穩性總要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影響列車路經岔道的最高限速,使得現有軌道交通車輛調度靈活性和運能的提高受到限制。
交通是經濟增長的基礎,一個時期以來伴隨國民經濟快速增長,軌道和公路網得到了高度發展。但是,快速增長的交通需求、道路高峰時段擁堵、假日人員集中流動、惡劣氣候對交通影響、燃油資源和大氣環境等問題嚴重影響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僅僅通過新建(和拓寬)公路、延伸軌道里程效果不再明顯。需要發明一種全新有效的陸上交通工具顯得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交通工具,所涉及的車輛是在專用軌道上行駛,當配備一般汽車的充氣輪后,還能行駛在現有各類公路,由于在軌道分岔口的行進路徑像現有汽車一樣由車輛自主確定(不像現有軌道列車由軌道決定),因此本發明提供的交通工具所涉及的車輛(以下)稱為軌道汽車。
軌道汽車同時裝有兩套軌道輪,分別適用于兩種不同間距的軌道,其中兩根軌道間距較小的(以下)稱為窄軌(6),兩根軌道間距較大的(以下)稱為寬軌(5)。配合窄軌(6)使用的一套軌道輪(以下)稱為窄軌輪(3),配合寬軌(5)使用的軌道輪(以下)稱為寬軌輪(2)。
現有軌道交通的軌道路徑分岔都采用左右分岔結構,本發明提供的軌道汽車所用軌道分岔采用上下岔道結構,軌道主干道一般采用窄軌(也可采用寬軌)、下岔道采用窄軌、上岔道采用寬軌,即主干道窄軌延伸到軌道分岔處時,出現寬軌的起始端(如圖7右邊軌道所示),寬軌起始段通過與窄軌平行的過渡段后逐步向上延伸形成一個路徑分枝,而窄軌則在下面繼續延伸形成向上路徑分枝,該分枝又作為下一個分岔前的主干道,依此類推在任何需要的地方設置軌道路徑的分岔;軌道由兩路合并成一路時采用類似方式,即需要合并的兩分支由上下合并成主干道(如圖8所示),由寬軌鋪設的軌道分枝在上,窄軌鋪設的軌道分支在下,兩分支延伸靠近至同一高度后寬軌終止,上下分枝合并成一般由窄軌構成的主干道繼續延伸(也可以在同一高度窄軌終止,上下分支合并成由寬軌構成的主干道繼續延伸)。
窄軌輪(3)在軌道汽車上的安裝位置固定不變,而寬軌輪(2)則可以沿軸向進行內檔和外檔兩個位置切換,所有寬軌輪內外檔切換位置由機構保證嚴格同步。當寬軌輪(2)處于內檔位置時,軌道汽車整體最大寬度小于寬軌兩根軌道的內間距;當寬軌輪處于外檔位置時,寬軌輪(2)正好適合在寬軌(5)上行駛。
軌道汽車行駛到軌道分岔處時,如果寬軌輪(2)處在外檔位置,則可與寬軌(5)起始段嚙合,經過一段由寬軌輪(2)和窄軌輪(3)同時導向的過渡段后,寬軌(5)逐步抬高向上使軌道汽車脫離窄軌(6)由寬軌(5)獨立導向進入向上軌道路徑分枝;如果寬軌輪(2)處在內側位置,則無法與寬軌起始段嚙合而繼續留在窄軌運行,穿過通向上層、寬度稍大于車身寬度的寬軌進入下層軌道分支。因此軌道汽車在軌道分岔處的行進路徑是由軌道汽車寬軌輪(2)切換后所處位置決定,由于設置了過渡段,可以做到對運行車輛的無擾動分道,使得通過分岔處的車輛不必減速,從而使得高速行進中的前后車輛可以通過切換寬軌輪位置自主選擇不同路徑(如圖7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嘉琦,未經沈嘉琦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3712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通用動力飛碟
- 下一篇:接裝紙的鐳射燙金印刷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