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連鑄結晶器銅表面的電鍍前的預處理液及其處理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33676.5 | 申請日: | 2008-0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14469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26 |
| 發明(設計)人: | 侯峰巖;黎德育;黃麗;李寧;蔣麗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寶鋼設備檢修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5D5/34 | 分類號: | C25D5/34;C25F3/02;B22D11/059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協和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徐 泰 |
| 地址: | 201900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晶器 表面 電鍍 預處理 及其 處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連鑄結晶器,尤其涉及連鑄結晶器銅表面的電鍍前的預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連鑄結晶器是最大的冶金耗材之一,我國每年結晶器的消耗費用大約20億左右。隨著鋼鐵產能的不斷快速增長,對連鑄結晶器的需求也不斷擴大。
連鑄結晶器產品制造的增值、核心環節是結晶器表面電鍍耐磨損、耐熱疲勞涂層的工序過程,而電鍍前處理又是電鍍工序的必需的關鍵步驟,其作用是對準備電鍍的連鑄結晶器銅基體進行脫脂和浸蝕,從而獲得與銅基材具有高結合力的鍍層。
通常的預處理工藝先是熱堿脫脂,經水洗后再酸洗浸蝕,即除油、浸蝕是分開進行的,這種方法不僅工藝繁瑣,占地較多,而且清洗用水和化工原料的消耗量較大,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解決現有預處理方法的缺陷,提供一種連鑄結晶器銅表面的電鍍前的預處理液及其處理方法。本發明的一步預處理方法的脫脂、浸蝕效果更加優異,所得鍍層的結合力更好,而且簡化了前處理工藝,減少了設備,節省了工時,節約了清洗水及化工原料。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連鑄結晶器銅表面的電鍍前的預處理液,它包括:絡合劑10%~40%,緩沖劑5%~30%,表面活性劑0.01%~1%,余量為水;所述預處理液的pH值為8~12。
所述的連鑄結晶器銅表面的電鍍前的預處理液,述絡合劑為乙二胺四乙酸鹽、焦磷酸鹽、三乙撐四胺、甘氨酸、氨三乙酸中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所述的連鑄結晶器銅表面的電鍍前的預處理液,所述緩沖劑為碳酸鹽、磷酸鹽、碳酸氫鹽(中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所述的連鑄結晶器銅表面的電鍍前的預處理液,所述表面活性劑為十二烷基磺酸鈉、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十二烷基磺酸鈉、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中的一種。
一種所述的連鑄結晶器銅表面的電鍍前的預處理方法,它是將所述連鑄結晶器置的銅板于所述的預處理液中,并以其為陽極,在20~60℃下,進行電解刻蝕,電流密度為1~30A/dm2,電解刻蝕時間為1~40min。
本發明將脫脂和浸蝕結合在一起同時進行,即在一槽前處理液中同時完成除油和浸蝕的工序,特別在大面積、厚鍍層結晶器銅板上使用可以提高鍍層與基體結合力。其中的絡合劑能夠有效的將陽極溶解下來的金屬離子進行絡合,保證銅合金表面均勻的發生陽極溶解,同時避免金屬離子隨著濃度的增加以鹽的形式析出。堿性鹽起倒導電和脫脂的作用;緩沖劑的使用能夠保證刻蝕溶液的pH值穩定,避免由于在陰極上氫氣的析出而使得溶液pH值上升過快;表面活性劑的加入可以增加溶液的潤濕性,增強脫脂效果,也使得銅合金的溶解均勻。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脫脂、浸蝕效果更加優異,所得鍍層的結合力更好,而且簡化了前處理工藝,減少了設備,節省了工時,節約了清洗水及化工原料。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本發明的處理液的配比與工藝為:絡合劑(乙二胺四乙酸鹽、甘氨酸、焦磷酸鹽、三乙撐四胺、氨三乙酸組合而成)10~40%;緩沖劑(如碳酸鹽、磷酸鹽、碳酸氫鹽)5%~30%;表面活性劑(十二烷基磺酸鈉、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中一種)0.01%~1%;水10%~50%。電解刻蝕溶液的pH值在8~12之間,溫度20~60℃,電解刻蝕電流密度為1~30A/dm2,處理時間1~40min。
下面以列表方式對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進行說明(見表1):
表1: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預處理液和預處理工藝條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寶鋼設備檢修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寶鋼設備檢修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3367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