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行人保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29262.5 | 申請日: | 2008-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1849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10 |
| 發明(設計)人: | 高東洲;張亮;徐立偉;陳超卓 | 申請(專利權)人: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21/34 | 分類號: | B60R21/34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中瀚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黃洋 |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行人 保護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車用安全保護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車用的行人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汽車作為一種交通運輸工具已經越來越普及,但是隨之而來的越來越多的車禍也造成了很多行人的傷亡。為了解決汽車對行人的碰撞帶來的傷害,專利號為CN200510055917.2的發明公開了一種“行人保護裝置”,該裝置是由碰撞傳感器、電子控制單元、提升單元、氣囊和高度調節單元構成的,碰撞傳感器設置在車輛前部,用于檢測碰撞。當電子控制單元確定了車輛與行人發生碰撞時,電子控制單元控制提升單元、氣囊和高度調節單元,當提升單元升起車輛的發動機罩時,高度調節單元降低車輛,將行人引導到前艙蓋上并且由氣囊保護。該專利存在以下不足:1、高度調節單元造價較高,很難推廣;另外碰撞發生后,該裝置對整車進行升降的過程過于繁瑣,其調整時間與前艙蓋的提升及氣囊引爆等時間的匹配也很難實現;2、提升單元沒有設置限位結構,雖然前艙蓋彈起后能夠減少行人被發動機等硬物碰傷的危險,但前艙蓋彈起過高同樣有碰傷行人的危險。同時,前艙蓋的彈起會導致鉸鏈及固定鉸鏈的車體部分的損壞,增加維修成本;3、該裝置的氣囊是安裝在前艙蓋后部與前擋風玻璃交界處的,在現實中,當司機駕車撞擊到行人時,通常情況下采取的措施是踩制動,打方向避讓,這就使行人撞擊前艙蓋后,未接觸到前擋風玻璃時,就從側面摔落下去了,失去了保護的作用。還有一個專利號為CN200610165333.5的發明公開了一種“車用行人保護安全氣簾裝置”,該裝置由感應裝置、探測裝置、行車電腦、控制電路、安全氣簾及安全氣簾發生裝置等組成。當車輛以一定時速行駛時,由安裝在車輛內部的行車電腦及控制電路控制車輛前部機器蓋周圍及上方的感應及探測裝置自動開啟,當感應及探測裝置監測到車輛與前方突然出現的行人發生碰撞時,感應及探測裝置將信號迅速反饋給行車電腦及控制電路,由控制電路發出指令控制安全氣簾發生裝置將安全氣簾迅速充氣展開對行人進行安全保護。該裝置存在以下不足:1、車身前部裝有多個傳感器、探測裝置,費用較高,很難普及;2、該裝置在一定時速以下是不會啟動的,所以當車速低于一定時速時,即使撞擊到行人,該裝置也不會對行人進行保護,因此容易造成行人被前艙蓋及其下方的發動機等硬物碰傷。綜上所述,現有的用于保護行人的裝置都存在著成本高、保護不完善的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成本低廉、保護有效的行人保護裝置。
本發明的行人保護裝置包含:設置在汽車前部的感應器,用于檢測碰撞并產生檢測信號;控制單元,用于接收感應器的檢測信號,并判斷車輛是否與行人碰撞,當控制單元判斷車輛與行人碰撞時,發出保護控制信號;啟動開關,當啟動開關檢測到駕駛員啟動汽車后,啟動控制單元;設置在前艙蓋下方的前艙蓋提升單元,當前艙蓋提升單元接收到控制單元的保護控制信號后,提升前艙蓋;所述前艙蓋提升單元設置在前艙蓋靠近汽車前擋風玻璃一側邊緣的下方,包含提升部和用于支撐提升部的支撐部,提升部的頂部通過鉸鏈與前艙蓋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提升部與固定在車體上的支撐部之間設置有彈性部件,支撐部設置有用于觸發彈性部件的觸發機關,當前艙蓋提升單元接收到控制單元的保護控制信號后,所述觸發機關觸發,使彈性部件彈起,帶動提升部向上提升;設置在前艙蓋內的氣囊及氣囊引爆單元,當氣囊引爆單元接收到控制單元的保護控制信號后,引爆氣囊。
當駕駛員啟動汽車后,啟動開關會啟動控制單元,行人保護裝置開始正常工作。當汽車與行人或其他物體發生碰撞后,設置在汽車前部的感應器會將檢測到的碰撞信號傳送給控制單元,控制單元判斷車輛是與行人發生碰撞后,發出保護控制信號給前艙蓋提升單元及氣囊引爆單元,使得前艙蓋提升單元提升前艙蓋,同時氣囊引爆單元引爆氣囊。提升前艙蓋會使得前艙蓋離開其下方的發動機等硬物一段距離,這樣行人碰到前艙蓋上,前艙蓋會有一定的變形,起到緩沖作用,使行人不會受到很大的傷害;同時氣囊也被迅速展開,在前艙蓋到前擋風玻璃之間形成一道保護屏障,確保行人不被雨刮、前擋風玻璃碰傷。本發明的行人保護裝置通過前艙蓋的彈起及氣囊的雙重保護,能夠使行人被碰撞后受到的損傷降到最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2926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集成省煤器的脫硝反應器
- 下一篇:整體生物化糞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