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制式ETC路側設備及其通信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28608.X | 申請日: | 2008-06-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9928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05 |
| 發明(設計)人: | 羅瑞發;杜水榮;李興銳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金溢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B15/00 | 分類號: | G07B15/00;G06K7/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德魁;王璽建 |
| 地址: | 518057廣東省深圳市南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式 etc 設備 及其 通信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交通系統(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簡稱ITS)應用中的電子不停車收費(Electronic?Toll?Collection,簡稱ETC)系統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應用于廣東地區的符合國標應用的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中的路側設備(Road?Side?Units,簡稱RSU),以及基于該路側設備的通信方法。
背景技術
首先,對本發明中的相關術語進行如下解釋:
DSRC:專用短程通信(Dedicated?Short?Range?Communication,簡稱DSRC),是一種使用5.8GHz頻段的短距離微波通信體系。
ETC:電子不停車收費(Electronic?Toll?Collection,簡稱ETC),是一種不需要停車繳費來通過收費站的收費方法,車輛安裝電子標簽,通過車載單元與路側設備通訊來完成收費過程。
RSU:路側設備(Road?Side?Unit,簡稱RSU),也稱路側基站,其主要功能是與車輛上安裝的車載單元(OBU)和上位機進行通訊,傳輸相關信息。
OBU:電子標簽或車載單元(On?Board?Unit,簡稱OBU),安裝在車內與路側設備(RSU)進行通信的設備,同時也存儲有關與電子不停車收費相關的信息,如車牌號、車型等信息。
BST:信標服務表(Beacon?Service?Table,簡稱BST),由路側設備(RSU)首先廣播BST信息給車載單元(OBU),開始與車載單元進行握手通信。
廣東應用:目前在廣東省電子不停車收費(ETC)設備已經廣泛應用,且ETC設備具備廣東省自有的技術體系,已經有大約200條ETC車道,20多萬的OBU用戶;因此在本發明中定義電子標簽和路側設備在廣東省的應用為“廣東應用”。
中國ETC國家標準:2007年5月中國國家標委會正式頒布的電子不停車收費國家標準,在這里簡稱中國ETC國家標準。此標準包括五部分,分別是:
GB/T?20835.1-2007《電子收費專用短程通信第1部分:物理層》,
GB/T?20835.2-2007《電子收費專用短程通信第2部分:鏈路層》,
GB/T?20835.3-2007《電子收費專用短程通信第3部分:應用層》,
GB/T?20835.4-2007《電子收費專用短程通信第4部分:設備應用》,
GB/T?20835.5-2007《電子收費專用短程通信第5部分:物理層主要參數測試方法》。
國標應用:指符合上述中國ETC國家標準的設備應用為“國標應用”。
雙制式:指既兼容廣東應用,又兼容國標應用的技術。
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通常包含兩個關鍵設備:電子標簽(也稱為車載單元,簡稱OBU)和路側設備(簡稱RSU)。其中,電子標簽(OBU)安裝在車輛上,路側設備(RSU)安裝在收費站車道前端。當車輛駛近收費站時,路側設備(RSU)對電子標簽(OBU)進行讀寫,采集電子標簽中記錄的信息,完成交易,并通知車道計算機,完成費用顯示、抬桿放行等一系列動作。
2002年12月,廣東省發布了適用于廣東地區的ETC聯網標準《廣東省高速公路聯網收費系統》,到目前為止,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在廣東全省全面鋪開運行,已經建成的ETC車道數量超過200條,OBU用戶已超過20萬,是在中國最早應用的ETC系統,規模最大、最廣泛。
2007年5月,交通部發布的中國ETC國家標準《電子收費專用短程通信》共五部分,此國家標準應用范圍為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布此標準的目的是為了是全國各地的ETC系統設備達到互聯互通。2007年年底,北京、福建等地區開始應用符合中國ETC國家標準的ETC系統,長三角、京津冀地區已進入示范工程應用。
但是,廣東應用和國標應用在技術體系上并不完全相同。在廣東地區,由于歷史的原因,廣東ETC設備使用的時間比中國ETC國家標準要早5年,因此,目前在廣東省使用的ETC設備符合廣東應用,而不符合國標應用。從長遠來看,在廣東省地區使用的ETC設備必將向國標應用發展,必然要滿足國家標準,才能達到全國互聯互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金溢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金溢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2860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