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茶葉粘膠纖維生產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25069.4 | 申請日: | 2008-05-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7529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01 |
| 發明(設計)人: | 馬愛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輝恒紡織服裝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D1/02 | 分類號: | D01D1/02;D01C1/00;D01F2/06;D01F11/02;D06M16/00;D21C5/00;D21C9/00;D21C9/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建林;孫永生 |
| 地址: | 210002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茶葉 粘膠 纖維 生產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粘膠纖維生產工藝,具體講是涉及一種利用茶葉生產粘膠纖維的工藝技術。屬于紡織工藝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粘膠纖維是以木材、棉短絨等天然纖維素為原料,經過一系列工藝處理而制得的一種用途廣泛的再生纖維素纖維。由于該纖維及織物具有良好的吸、放濕性,手感柔軟,穿著舒適,接近天然棉性,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特別是在回歸自然、綠色消費的當今,以天然纖維為原料的織物需求更與日俱增,但是隨著木材、棉短絨等傳統原料的日益短缺,生產成本急劇上升,因此,開發探索新的原料勢在必行;同時從衛生、保健等角度出發,亦對紡織原料提出更多的特性要求,最突出的即在保健功能要求上。現今國內外保健纖維及織物均為在纖維或織物生產后期,添加藥劑包圍于纖維表面而達到目的,但在穿著及應用過程中隨著磨損及洗滌等物理、化學作用的影響,其功能逐漸降低以至喪失,達不到保健目的,同時藥劑也會造成一定過敏反應。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茶葉生產粘膠纖維的工藝,保健效果好,耐用、環保。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茶葉粘膠纖維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工藝過程包括:茶葉備料→切料→篩選→洗料→預處理→蒸煮→除砂、濃縮→氯化→堿精制→漂白→酸處理→除砂、濃縮→抄造→浸漬→壓榨→粉碎→老成→黃化→研磨→溶解→過濾→脫泡→過濾→紡絲→牽伸→切斷→后處理→干燥→打包,具體為:
(1)備料、切料:將茶葉霉爛、變質后,經切料機切碎,切料規格:長20~40mm;
(2)篩選、洗料:切碎后料片經搖擺篩或跳篩篩選后,用熱水沖洗料片,水溫:60~80℃;時間:10~20分鐘,以確保料片中所含泥沙、茶屑等充分淋掉;
(3)蒸煮:在蒸煮器中進行蒸煮、制漿;
(4)堿精制:堿精制在堿化塔中進行,具體技術條件為:漿濃:5~10%;NaOH用量:對絕干漿量的2~6%;精制溫度:70~90℃;H2O2:對絕干漿量0.5~1.5%;通氧氣量:對絕干漿量的0.4~0.6%;時間:60~100分鐘;
(5)漂白:漂白在漂白機中進行,具體技術條件為:漂白漿濃:5~8%;
(6)浸漬:浸漬在浸漬桶中進行,具體技術條件為:浸漬溫度30~40℃;堿液濃度:230~250g/L;浸漬時間:15~30分鐘;
(7)壓榨:壓榨在壓榨機中進行,具體技術條件為:甲纖含量:31~33%;燒堿含量:14~16%;
(8)黃化:黃化在黃化機中進行,具體技術條件為:二硫化碳用量:對堿纖維素重的30~35%;溫度:終了溫度35~40℃;時間:40~80分鐘;
(9)研磨:研磨在粗、精磨機中進行,具體技術條件為:粗磨粒度<6mm;精磨粒度<10μm;
(10)紡絲:紡絲在紡絲機中進行,具體技術條件為:酸浴液組成:硫酸:80~100g/L,硫酸鈉:200~300g/L,硫酸鋅:30~45g/L;酸浴落差:<5g/L;溫度:35~45℃;浸長:400~500mm;
(11)后處理(酶處理):后處理在精煉機水洗后進行,在微酸性條件下進行纖維素酶處理,以期通過生物催化作用,減少微細纖維,使纖維表面光滑,并強化防菌功能。
前述的茶葉粘膠纖維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霉爛、變質的茶葉,其茶多芬含量大于5.0%。
前述的茶葉粘膠纖維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煮工序,具體技術條件為:用堿量:以NaOH計對絕干漿量8~16%;液比:1∶4~6;H2O2:對絕干漿量1~3%;通氧氣壓力:0.70~0.90Mpa;升溫總時間:150~240分鐘;保溫溫度:125~132℃;保溫時間:6~11小時。
前述的茶葉粘膠纖維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蒸煮工序中加入保護劑,其用量為:對絕干漿量的0.2~1.5‰,所述的保護劑的原料及配比為:表面活性劑∶金屬螯合劑∶滲透劑=10∶10∶1。
前述的茶葉粘膠纖維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蒸煮工序中,除NaOH外,其余化工輔料均為用清水稀釋5倍左右隨堿液均勻加入。
前述的茶葉粘膠纖維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漂白工序中,根據化纖漿粕質量要求及抗菌物質特性,漂白分兩段變值漂白:
第一段:PH=9~11;用氯量:對絕干漿量1~3%;溫度:35~38℃;時間:90~180分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輝恒紡織服裝有限公司,未經南京輝恒紡織服裝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2506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隔音型發動機式發電機
- 下一篇:用于將紋理映射到三維對象模型的方法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