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擴散片及其制作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20793.8 | 申請日: | 2008-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3146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30 |
| 發明(設計)人: | 申溯;陳林森;周雷;張恒;解正東;魏國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大學;蘇州蘇大維格數碼光學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3F7/00 | 分類號: | G03F7/00;G02B5/02;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海鋒 |
| 地址: | 215123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擴散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擴散片及其制作方法,適用于液晶顯示裝置的背光模塊,也適用于基于光擴散片結構的投影屏幕。
???????????????????????????背景技術
現今液晶顯示裝置多采用從液晶面板背面照射的背光型照明方式,有側光式、垂直式等背光裝置。以筆記本用的側光式照明的背光模組為例,如圖1所示,其具備:燈管1,為半導體照明或者冷光源照明,呈線狀作為光源;反射片2;導光板17,呈方形板狀;下光擴散膜4,其具有透明基板14,底部具有防黏結材料13,頂部具有擴散顆粒15;棱鏡格柵膜5位于上光擴散膜6的下側。
上述的側光照明液晶顯示模組具有的功能如下:首先,燈管1向導光板17射出光線,會受到導光板17頂面的微結構引導從其表面射出;其次,由反射片2導出的光線進入下光擴散膜4,并被下光擴散膜4所擴散,由其表面射出;緊接著,由下光擴散膜4出射的光線射入棱鏡格柵膜5,并經由棱鏡以在近法線方向向外射出;然后由棱鏡格柵膜5出射的光線進入上光擴散膜6,經過進一步擴散均勻化后進入液晶部分7。
光擴散膜(片)的主要功能有兩個:①有效利用圖像光以確保屏幕高亮度,光可以限制性地向所估計觀察者存在區域擴散和發射;②屏幕邊緣部分的亮度得到提高以減小亮度的不均勻性,其中屏幕的邊緣部分與屏幕中心部分亮度不均就視角而言是不利的。為實現上述功能,光擴散膜(片)通常包括:透明基材層4和光擴散層5,基材層下部設置的防黏結層3是用以降低入射光的反射率及防止與下部材料粘連,以增加光線的使用率。
常見的光擴散片制作方法有:(1)采用熱處理鑄模法,其主要材料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acrylate?ester,MMA)、偶氮二異丁晴(Azobisisobutyronitrile,AIBN)、聚(甲基)丙烯(poly(meth)acryl)酸甲基(methyl),聚(甲基)丙烯酸乙基(athyl)等的(甲基)丙烯酸(ester)單體或聚合體、聚乙烯對苯二甲酯(polyethylene?terephthates)、聚丙烯對苯二甲酯(polyethylene?terephthates)等的聚酯(polyester)、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聚苯二烯(polystyrene)、聚甲基戊烯(polymethl?pentene)等的熱可塑性樹脂,或是硬化樹脂類、透明玻璃類、透明陶瓷類等,經充分的攪拌混合或者熔融,覆于薄膜表面;(2)涂布法(如中國發明專利公開的CN?101029940?A),將混合復數球狀散射粒子及復數非球狀散射粒子,材質為玻璃、亞克力或者有機高分子等,利用噴涂、UV膠涂布或者印刷等工藝接合于基材層表面;(3)機械加工方法(如中國發明專利公開的CN1734290?A),在轉移輥上連續改變切割工具的切入量,在轉移輥表面形成多個微透鏡圖案,然后施加接觸粘合步驟,將吸收能量和利用能量固化的樹脂材料施加到轉移輥表面,然后將基膜和樹脂接觸粘合并硬化。
上述方法存在以下一些主要缺點:
1)熱處理鑄模法過程需要花上4~8個小時,整體制作過程花費時間較長;
2)涂布方法為提高光擴散膜均勻擴散的效果,必須增加粒子的堆疊密度。擴散膜因材料涂覆不均,無法充分地達成均勻光擴散。涂布方法還有一個主要缺點在于,由于擴散膜基材、黏結劑、擴散粒子使用不同材料(如合成樹脂),因此容易因熱或者紫外線等造成變形或變色(黃化)。當微小擴散粒子與黏合劑密合性不足時,也會導致強度變差及光線透過率下降。
3)機械加工方法雖然較靈活,但需要高精密機械加工設備,導致生產成本提高和效率下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光擴散片及其制作方法,通過該制作方法制作光擴散片,使制作過程得到簡化,以降低制作成本,且提高獲得的光擴散片的擴散效果,擴大適用范圍。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光擴散片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1)制作至少具有一個微透鏡結構的壓印模仁;
(2)設定計算機控制程序、壓印參數及圖形文件;
(3)采用微納米熱壓印或紫外壓印的方法,將步驟(1)中的壓印模仁,根據步驟(2)中的控制程序及圖形文件,壓印于待壓印的基材第一壓印工作位置上,基材得到相應個數的凹形微透鏡;
(4)根據壓印參數,改變壓印模仁與待壓印基材的相對位置,至下一個壓印工作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大學;蘇州蘇大維格數碼光學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大學;蘇州蘇大維格數碼光學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2079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