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循環(huán)輸送帶的自動選擇上下料機構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720188030.5 | 申請日: | 2007-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09639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章宏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章宏亮 |
| 主分類號: | B65G43/00 | 分類號: | B65G43/00;B65G47/02;B65G17/12;B25J3/00;G05B19/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趙榮之 |
| 地址: | 317100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循環(huán) 輸送帶 自動 選擇 上下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送帶的上下料機構,特別涉及一種循環(huán)輸送帶的自動選擇上下料機構。
背景技術
在連續(xù)生產領域,自動輸送帶是不可缺少的必要設備之一,由輸送帶將材料或半成品送至生產設備,完成加工后進入下一工序?,F(xiàn)有技術的輸送帶完成直線或循環(huán)輸送,一般都是單一工序的流水線作業(yè),沒有實現(xiàn)不同工序在同一輸送帶上同時工作?;旧隙加扇斯ぷR別后操控完成生產工序后再進入下一工序。這種工作過程所需設備多,占地面積大,人工參與多,工作效率低并且生產成本高。而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需要較高的工作效率和較低的生產成本。
因此,需要一種輸送帶的上下料機構,能夠自動識別工件或材料,自動選擇上下料,自動完成加工過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循環(huán)輸送帶的自動選擇上下料機構,采用自動傳感識別元件,能夠自動識別工件或材料,自動選擇上下料,自動完成加工過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循環(huán)輸送帶的自動選擇上下料機構,包括環(huán)形循環(huán)輸送帶及其驅動系統(tǒng)和設置在輸送帶上的兩個以上小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PLC自動控制系統(tǒng)、工件傳感器、小車傳感器I、小車傳感器II、傳感器識別碼I、傳感器識別碼II和機械手及其驅動系統(tǒng),所述傳感器識別碼I和傳感器識別碼II分別設置在不同的小車上,工件傳感器、小車傳感器I和小車傳感器II設置在輸送帶旁并分別與PLC自動控制系統(tǒng)相聯(lián);工件傳感器將小車內是否有工件的信號傳至PLC自動控制系統(tǒng);小車傳感器I與傳感器識別碼I對應,并將設置有傳感器識別碼I的小車信號傳至PLC自動控制系統(tǒng);小車傳感器II與傳感器識別碼II對應,并將設置有傳感器識別碼II的小車信號傳至PLC自動控制系統(tǒng);機械手驅動系統(tǒng)與PLC自動控制系統(tǒng)相聯(lián);環(huán)形循環(huán)輸送帶驅動系統(tǒng)與PLC自動控制系統(tǒng)相聯(lián)。
進一步,所述機械手為氣動機械手,包括氣動機械手指、氣動伸縮臂、氣動旋轉底座,氣動伸縮臂下端與氣動機械手指相連,氣動伸縮臂外殼固定設置在氣動旋轉底座上,并可隨氣動旋轉底座旋轉;氣動機械手指、氣動伸縮臂和氣動旋轉底座的驅動氣缸與PLC自動控制系統(tǒng)相聯(lián)。
進一步,所述工件傳感器、小車傳感器I和小車傳感器II分別為紅外感應開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循環(huán)輸送帶的自動選擇上下料機構,采用自動傳感識別元件與PLC自動控制系統(tǒng),能夠自動選擇識別工件或材料,自動選擇上下料,各工序忽不影響,自動完成加工過程,人工參與少,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循環(huán)輸送帶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方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傳送帶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方框圖,本實施例運用于串激電機轉子繞線機自動生產線,如圖所示:工件傳感器4、小車傳感器I2和小車傳感器II3分別與PLC自動控制系統(tǒng)1相聯(lián);機械手驅動系統(tǒng)7包括氣動機械手指111、氣動伸縮臂113和氣動旋轉底座112的驅動氣缸,分別由PLC自動控制系統(tǒng)1進行控制;環(huán)形循環(huán)輸送帶驅動系統(tǒng)6與PLC自動控制系統(tǒng)1相聯(lián);繞線機控制系統(tǒng)5與PLC自動控制系統(tǒng)1互聯(lián)。
工件傳感器4將小車內是否有工件14的信號傳至PLC自動控制系統(tǒng)1;小車傳感器I2與傳感器識別碼I14對應,并將設置有傳感器識別碼I14的小車13信號傳至PLC自動控制系統(tǒng)1;小車傳感器II3與傳感器識別碼II15對應,并將設置有傳感器識別碼II15的小車信號傳至PLC自動控制系統(tǒng)1;機械手驅動系統(tǒng)7與PLC自動控制系統(tǒng)1相聯(lián);環(huán)形循環(huán)輸送帶驅動系統(tǒng)6由PLC自動控制系統(tǒng)1控制運行或停止;繞線機控制系統(tǒng)5與PLC自動控制系統(tǒng)1互聯(lián),需要裝卸工件時繞線機控制系統(tǒng)5向PLC自動控制系統(tǒng)1發(fā)出信號,并由PLC自動控制系統(tǒng)1控制進行裝卸工件。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傳送帶結構圖,如圖所示:包括環(huán)形循環(huán)輸送帶12設置在輸送帶12上的兩個以上小車13、工件傳感器4、小車傳感器I2、小車傳感器II3、傳感器識別碼I14、傳感器識別碼II15和設置在小車13上方的機械手11,工件傳感器4、小車傳感器I2和小車傳感器II3分別為紅外感應開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章宏亮,未經(jīng)章宏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8803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