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民航飛機地面通風專用連接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179223.4 | 申請日: | 2007-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43995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05 |
| 發明(設計)人: | 趙薰;陳少明;李佩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吉榮空調設備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4F1/36 | 分類號: | B64F1/36 |
| 代理公司: | 揭陽市博佳專利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黃少松;黃鏡芝 |
| 地址: | 522061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民航 飛機 地面 通風 專用 連接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道通風專用連接器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民航飛機地面通風專用連接器,尤其是一種為民航飛機停放機坪或登機廊橋時使地面空調機送風軟管與飛機機艙進風口可靠連接,并向機艙和駕駛艙內通風的專用連接器。
背景技術
當民航飛機停放在機坪或停靠登機廊橋處于待飛狀態,或在維修車間進行檢修時都需要向飛機內送入經處理的新鮮空氣,使機艙內和駕駛艙內保持適宜的溫度。為了減少污染,降低成本,目前均采用設置在飛機外部的地面空調機組將處理的空氣經較長的送風軟管通過專用連接器與飛機腹部的通風進風口連接后送入機艙和駕駛艙。
通風專用連接器是飛機地面空調機組與飛機連接的關鍵器件,該通風專用連接器不僅要求對所有型號飛機具有國際通用的標準接口,而且要求對飛機機腹距離地面不同高度,即使是飛機機腹距離地面很低的飛機機艙通風進風口均能保證順暢的送風。
目前,公知的民航飛機地面通風專用連接器未能解決飛機通風進風口距離地面很低的飛機的送風軟管在送風中的折彎死角問題。
此外,放置于地面的空調機送風軟管,在不進行送風作業期間,機場內的老鼠、蛇類有可能從通風專用連接器鉆入送風軟管內。公知的民航飛機地面通風專用連接器存在送風時誤將老鼠、蛇等吹入飛機機艙通風管內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針對上述存在問題,提供一種使送風軟管在送風中不會造成折彎死角的民航飛機地面通風專用連接器。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針對上述存在問題,提供一種杜絕送風時誤將老鼠、蛇等吹入飛機機艙通風管內的民航飛機地面通風專用連接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其接頭本體有連接飛機機艙通風進風口的出風口和連接送風軟管的進風口,接頭本體的出風口端設置有可與飛機機艙通風進風口的側面密封的墊圈,該墊圈一般由彈性的橡膠材料制成,粘貼于接頭本體的出風口端的法蘭端面,可防止漏風,接頭本體的進風口端呈彎曲狀結構,該彎曲狀結構可以有效地解決送風時送風軟管折成死角而影響送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接頭本體的進風口端的彎曲角度為與接頭本體的中心軸線成15°~30°角。
本實用新型,在接頭本體中設置有防鼠網。
本實用新型,接頭本體的進風口端設置有環形凸起;可以配合卡箍與送風軟管連接,而防止送風軟管在移動或送風過程中松脫。
本實用新型,防鼠網的網孔為每英寸3~5目,即網孔的邊長為5~8.5mm;也可編成蛛網狀,蛛網狀網孔的邊長仍控制在5~8.5mm之間;防鼠網采用線徑Φ0.8~Φ1.2mm的不銹鋼絲編成,可以防止老鼠、蛇類等鉆入送風軟管。
本實用新型,接頭本體的出風口端設置有由手柄扳動控制的卡鉤,卡鉤與飛機機艙通風進風口的壁板的槽形孔匹配;通過扳動手柄,可使手柄末端的卡鉤與飛機機艙通風進風口的壁板卡牢。
本實用新型,其突出優點是,由于目前服役最多的B737系列飛機機腹距地面只有1米多,彎曲狀的連接器可以有效地解決送風時送風軟管折成死角而影響送風的問題。
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使送風軟管在送風中不會造成折彎死角及杜絕送風時誤將老鼠、蛇等吹入飛機機艙通風管內的優點;適用于各種民航飛機作為地面通風專用連接器使用,尤其適用于B737系列飛機通過其通風進風口連接機外空調機通過送風軟管送風。
下面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主視外觀示意圖;
圖2是圖1實施例的右視外觀示意圖;
圖3是圖1實施例的主視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沿A-A向截面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接頭本體,2、接頭本體的出風口端,3、接頭本體的進風口端,4、墊圈,5、防鼠網,6、環形凸起,7、手柄,8、卡鉤;
α、彎曲角度,B、連接飛機機艙通風進風口的出風口,C、連接送風軟管的進風口。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吉榮空調設備公司,未經廣東省吉榮空調設備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7922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