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體化電子燃油噴射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76844.7 | 申請日: | 2007-09-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90340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23 |
| 發明(設計)人: | 高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強 |
| 主分類號: | F02M51/04 | 分類號: | F02M51/04;F02M5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華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壽寧;張華輝 |
| 地址: | 100101北京市朝陽區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體化 電子 燃油 噴射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動機電噴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發動機的一體化電子燃油噴射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在2005年7月已經開始進行摩托車第2階段排放標準一致性考核,達不到排放標準的摩托車禁止銷售,從2006年1月1日起,歐洲已開始實行摩托車歐III排放法規。隨著排放法規日益嚴格,作為滿足歐II和歐III排放法規的主要技術手段之一,摩托車電噴化將是今后一段時間摩托車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我國摩托車企業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競爭必須掌握的一項核心技術,采用電噴技術的關鍵是降低電噴裝置的成本。以線性電磁泵為基礎的一體化電子燃油噴射裝置,是以高度集成的壓油和噴出裝置實現高壓高精度的燃油噴射控制,在滿足排放法規要求的同時,還使最常用工況更為省油,冷起動和加速性能大幅改善,同時保持了較低的成本,必將受到市場的熱烈歡迎。
現有的電子燃油噴射系統由嵌入在燃油箱中的旋轉式電機驅動泵提供燃油,燃油通過高壓油路并經調壓后到達噴嘴,電子控制單元控制噴嘴將燃油定量定時的噴入進氣管。在應用到小型高速發動機時,例如摩托車發動機,會存在成本高、安全性差以及進氣壓力波動影響大等問題。
中國專利申請公開CN1474910A“電子控制燃料噴射裝置”,由燃料進入裝置、燃料驅動裝置和燃料噴出裝置組成,通過燃料驅動裝置的工作線圈和回位線圈形成磁回路驅動包含銜鐵和柱塞的從動裝置,實現吸油噴油的往復循環,燃油通過低壓油管從燃油箱中取得,此專利在進油的入口到回流的出口之間設置了在一個旁通的“回流管路”用以導引燃油直接回到燃料箱,由于這種回流缺乏足夠的動力,燃油蒸汽仍然極有可能聚集在供油單元內外影響工作性能。中國專利申請公開CN1458403A在前者的基礎上,在其溢流出口處增加了一個單向閥以防止燃油蒸汽進入“壓送室”。上述專利申請都沒有提出動力排除蒸汽和電磁壓油的結構機制,因此在實際應用中仍然不能完全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CN2763560Y提供了一種電磁驅動燃油噴射裝置,由電磁動力裝置、泵油裝置、燃油噴出裝置、進油件、回油裝置等組成,從進油件進入的燃油一部分進入泵油裝置被壓縮后由燃油噴出裝置噴出,一部分通過電磁動力裝置被輸送到回油裝置。這種結構相對比較復雜,加工難度大,成本高,生產一致性不好控制,特別是其支撐件的特殊結構,易損壞,加工復雜,耐久性差,而且油泵、排氣裝置外置的結構,使安全系數降低,容易損壞,噪音大,使用壽命短。另外,作為噴油驅動的電磁動力裝置,還要求有較高的響應頻率,但現有制造技術尚未有較好的解決方案。
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電噴裝置”在結構與使用上,顯然仍存在有不便與缺陷,有待加以進一步改進。為了解決現有的“電噴裝置”存在的問題,相關廠商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但長久以來一直未見適用的設計被發展完成,而一般產品又沒有合適的結構能夠解決上述問題,顯然這是相關業者急欲解決的問題。
有鑒于上述現有的“電噴裝置”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人基于從事此類產品設計制造多年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知識,并配合學理的運用,在長期研發稀薄燃燒電控補氣產品的基礎上,充分吸取了國際、國內電噴發展的先進經驗,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一體化電子燃油噴射裝置,能夠改進現有的“電噴裝置”,使其更具有實用性、安全性、節能性。經過不斷的研究、設計,并經反復試驗樣品及改進后,終于創設出確具實用價值的本實用新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電噴存在的缺陷,而提供新的一體化電子燃油噴射裝置,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其集成度高、安全性高、結構簡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一體化電子燃油噴射裝置,其包括節氣門體、節氣門位置傳感器、壓油動力裝置、燃油噴出裝置、進氣管,其中所述壓油動力裝置與燃油噴出裝置為一體化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以采用以下的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強,未經高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7684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