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直線驅動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55195.2 | 申請日: | 2007-07-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65175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28 |
| 發明(設計)人: | 苗蔚 | 申請(專利權)人: | 苗蔚 |
| 主分類號: | B62M23/00 | 分類號: | B62M2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39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直線 驅動 裝置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人力驅動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直線驅動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人力驅動車的驅動裝置是由中軸、飛輪、鏈輪、鏈條、曲柄等組成。用雙腳交替作圓周運動驅動車體前進。這種傳統動力結構有3個缺點。1不適合人體運動:由于圓周驅動力的方向隨圓周而變動,故僅適合三角座及坐兼立式姿勢用以保證跨部跟隨圓周運動。而直線驅動的方向具有唯一性,故適合靠背座及坐兼臥式姿勢,使靠背形成驅動力的對立同一面,當然會加大發力力度同時又使乘坐舒適。2費能:它導致僅50%沿圓周切線方向的“有效能”被利用。3成本較高:它結構復雜、零件多且加工工藝較復雜。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傳統人力驅動車的3個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保證外驅動力轉化為車體牽引力時100%不產生分力、乘坐舒適、利于發力、高速節能的直線驅動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直線驅動裝置,包括雙向牽引飛輪、牽引器,其特征是,所述雙向牽引飛輪是傳統飛輪外環部去掉齒輪代之以兩個凹槽稱為牽引線盤槽,牽引線于牽引線盤槽底部固定后分別向相反的方向盤繞于牽引線盤槽內,所述牽引器由牽引軸槽架與牽引軸合成,牽引軸嵌入牽引軸槽架內并可于其內直線移動,牽引軸兩端與帶有腳跟托的腳蹬連接,牽引線兩端經過定滑輪組合導向后與牽引軸連接。
所述牽引線于牽引線盤槽底部固定后分別向相反的方向盤繞于牽引線盤槽內,其固定與盤繞法是:在雙向牽引飛輪的牽引線盤槽下底部開有通孔,在其兩個側面上,面對通孔的右側緊貼牽引線盤槽上底部開有穿線孔,牽引線中部或不加任何東西或打一結或壓上小卡頭,其一端先穿過通孔至中部或打結處或小卡頭處,再穿過穿線孔后反過來向通孔方向盤繞于牽引線盤槽內,另一端與已穿過通孔的牽引線之盤繞法相同。如此簡單有效的牽引線固定法,即使牽引線不用打結,已足夠牢固固定。而打結或壓上小卡頭僅在理論上確保牽引線絕對牢固固定。因為注意到兩端牽引線牽引職能不同,一端使雙向牽引飛輪正轉驅動車體因而承受大的拉力,另一端僅為使雙向牽引飛輪回轉,基本不承受拉力,而打結或壓上一小卡頭可使受力端牽引線因打結處無法通過通孔而絕對牢固固定在通孔處。本實用新型采用無結圖例及說明。
所述牽引軸嵌入牽引軸槽架內并可于其內直線移動,其嵌入法是:牽引軸槽架是一兩側面對稱開有長槽的空心長方體,長槽稱為滑槽其一端封閉,另一端開通,牽引軸軸體中部有兩個外圓呈凹型的滾珠軸承,其凹部分別從牽引軸槽架滑槽開通端嵌入滑槽中后封上開通端。其封法見圖例及說明。
所述帶有腳跟托的腳蹬,其腳跟托與腳蹬之間有適當角度,其形狀適合腳跟放置,其材料可是皮質或舒適材料,其連接法亦可多樣,甚至可制成帶有腳跟托的專用腳蹬。本例僅為便利說明采用鐵制腳跟托及用螺釘固定在商品化腳蹬上。但注意到腳跟托非常重要,它即是使乘坐舒適的腳托又是拉動牽引軸使雙向牽引飛輪回轉的必不可少的部件。
所述牽引線兩端經過定滑輪組合先分別導向到牽引軸槽架上滑槽的兩端后再導向到牽引軸中部或相對牽引軸適當部位后與牽引軸連接。定滑輪組合導向已屬成熟技術,若將牽引線導向到牽引軸中部雖然較煩瑣卻可使牽引軸雙側發力均勻。本例為制圖及說明方便,將牽引線導向到牽引軸側面并與之連接。
本實用新型與傳統人力驅動車的驅動裝置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適合人體運動:由于直線驅動方向的唯一性,故適合靠背座及坐兼臥式姿勢,使靠背形成驅動力的對立同一面,當然會加大發力力度同時又使乘坐舒適。由于圓周驅動的方向隨圓周而變動,故僅適合三角座及坐兼立式姿勢用以保證跨部跟隨圓周運動。2節能:傳統車雙腳交替作圓周驅動將導致僅50%沿圓周切線方向的“有效能”被利用,而本實用新型的直線驅動裝置保證外驅動力轉化為車體牽引力時100%不產生分力。3成本底:傳統人力驅動車是由中軸、飛輪、鏈輪、鏈條、曲柄等組成;它結構復雜、零件多且加工工藝較復雜,而本實用新型零件極少而且加工工藝簡單。4驅動力傳導十分方便:由于定滑輪組導向是立體的(不受平面限制),可任意改變動力的傳導方向,而傳統人力車受限于飛輪與鏈輪的平面相對位置且結構復雜、臃腫且加工工藝較復雜。5高速:在雙腳驅動且滿負荷的前題下,理論上可達到傳統車的四倍速。因雙腳驅動且驅動方式有利于人體運動故因此達2倍速以上,又因節能50%,故達4倍速。
附圖說明
圖1是雙向牽引飛輪正面圖。
圖2是雙向牽引飛輪圖1A一A刨面圖。
圖3是雙向牽引飛輪圖2B一B刨面圖。
圖4是牽引軸正面圖與牽引器圖5C一C的局部刨面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苗蔚,未經苗蔚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5519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生物合成途徑的化學誘導表達
- 下一篇:傳送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