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發動機進氣歧管連接管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23623.3 | 申請日: | 2007-0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13498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30 |
| 發明(設計)人: | 尹明善;張云富;袁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力帆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35/104 | 分類號: | F02M35/104;F02M17/34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400037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動機 歧管 接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發動機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發動機進氣歧管連接管。
背景技術
汽車發動機的進氣歧管直接與化油器連接,將空氣送入化油器中,與汽油混合后進入發動機內燃燒做功,為整車提供動力。通用的進氣歧管和化油器的結構有單腔進氣歧管配單腔化油器,以及雙腔進氣歧管配雙腔化油器兩種方式,它們存在的不足在于:
1、使用單腔進氣歧管,在進氣歧管內有繞流產生,進氣阻力較大,氣體混合不是很充分,導致動力性和經濟性不理想,并且對發動機安裝時的傾斜角度有極大的限制,如果改變發動機的安裝角度,必須同時更改進氣歧管,不僅費用昂貴,而且變更周期很長。
2、使用雙腔進氣歧管和雙腔化油器,由于雙腔化油器結構復雜,制造成本較高,零部件較多,裝配困難,雙腔化油器容易發生損壞,使得使用極為不便,且對發動機安裝時的傾斜角度也有極大的限制,如果改變發動機的安裝角度,也必須更改進氣歧管,仍然存在費用昂貴、變更周期長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適應單腔化油器與雙腔進氣歧管之間安裝需要的發動機進氣歧管連接管。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發動機進氣歧管連接管,是由帶有化油器安裝孔的化油器安裝盤、帶有進氣歧管安裝孔的進氣歧管安裝盤和進氣管本體構成,所述化油器安裝盤與進氣歧管安裝盤之間通過進氣管本體連接,該進氣管本體內腔的上部為單腔,單腔貫通至化油器安裝盤的外端面;所述進氣管本體內腔的下部為雙腔,該雙腔分別與單腔相通,并貫通至進氣歧管安裝盤的底面。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使得汽車發動機可以使用雙腔進氣歧管配單腔化油器的結構,雙腔進氣歧管與單腔化油器之間通過本實用新型連接,即本實用新型的進氣歧管安裝盤通過螺栓與雙腔進氣歧管出口處的安裝面固定,使進氣歧管兩個腔的出口分別與本實用新型的雙腔對接;化油器安裝盤通過螺栓與單腔化油器進口處的安裝面固定,使本實用新型的單腔與化油器的進口對接。這樣在保障氣體混合充分、動力性好的同時,可以適應發動機不同安裝角度的需要,只要調整化油器安裝盤的角度,使之與化油器進口處的安裝面相適應即可。
為了進一步減小進氣阻力、便于安裝,上述進氣管本體為弧形,化油器安裝盤的軸心線與進氣歧管安裝盤的軸心線之間相互垂直。
為便于加工、降低成本,上述化油器安裝盤、進氣管本體與進氣歧管安裝盤之間為通過鑄造成型的一體結構。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發動機通過實驗室檢測,發動機的性能參數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力帆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力帆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2362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