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單片集成的硅胎壓溫度傳感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03715.5 | 申請日: | 2007-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57517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兆華;林惠旺;劉理天;任天令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D21/02 | 分類號: | G01D21/02;B60C2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100***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單片 集成 硅胎壓 溫度傳感器 | ||
技術領域
單片集成的硅胎壓溫度傳感器屬于壓力傳感器以及溫度傳感器制造領域。
背景技術
汽車輪胎壓力監控系統是一種重要的汽車電子系統,可以有效保障行車安全、延長輪胎使用壽命、降低燃油消耗。壓力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是直接式輪胎壓力監控系統的關鍵部件。輪胎內氣體壓力和溫度是相互關聯的兩個物理量,必須同時測量輪胎內部的壓力和溫度變化,來掌握輪胎的實時信息,從而保證行車安全。一般是將單獨的壓力傳感器和單獨的溫度傳感器組裝在一個電路板上,這就存在體積大、精度低、穩定性差等缺點。
而本實用新型則是提供一種將壓力傳感器與溫度傳感器集成在同一個芯片上的集成制作技術,從而克服原有技術的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制作簡單、單片集成的、穩定可靠的壓力溫度集成傳感器。
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該傳感器含有結構芯片、封裝蓋板、壓力敏感電阻以及溫度敏感電阻,其中:結構芯片,中間有一個硅杯,該硅杯的中央有一片硅膜,硅膜的周圍支撐的是厚體硅;壓力敏感電阻,共四個,分別位于硅膜邊界內應力敏感集中區,構成一個惠斯通電橋,形成一個壓力傳感器;溫度敏感電阻,位于周圍厚體硅非應力敏感區,形成一個溫度傳感器;密封蓋板,連接在結構芯片的下端面。所述硅膜片是方形、或圓形、或矩形、或多邊形。所述壓力敏感電阻由硅單晶、或多晶硅、或非晶硅、或壓敏金屬材料構成。所述溫度敏感電阻由硅單晶、或多晶硅、或非晶硅、或溫敏金屬材料構成。
對于滿量程為5個大氣壓的壓力傳感器,采用3V恒壓供電,其靈敏度為34mV/atm,非線性為0.2%,零點輸出為15mV。對于溫度傳感器,采用另外一個恒壓源供電,電源電壓也是3V,負載電阻為10k?Ω,在0~80℃的范圍內溫度傳感器的靈敏度為1.24mV/℃,非線性為1.6%。
附圖說明
圖1.單片集成的硅胎壓溫度傳感器原理圖。
圖2.采用恒壓源供電的溫度傳感部分電路原理圖。
圖3.采用恒流源供電的溫度傳感部分電路原理圖。
圖4.采用恒壓源供電的壓力傳感部分電路原理圖。
圖5.采用恒流源供電的壓力傳感部分電路原理圖。
圖6.單片集成的硅胎壓溫度傳感器之一:(a)俯視圖;(b)剖面圖。
圖7.單片集成的硅胎壓溫度傳感器之二:(a)俯視圖;(b)剖面圖。
圖8.單片集成的硅胎壓溫度傳感器的制作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包括兩種敏感元件,壓力敏感元件和溫度敏感元件,其壓力傳感部分是基于電阻的壓敏效應原理,當有壓力作用時,電阻的阻值發生變化,通過檢測電阻阻值的變化,就可以測知壓力的變化。其溫度傳感部分是基于電阻的溫敏效應原理,當有溫度作用時,電阻的阻值發生變化,通過檢測電阻阻值的變化,就可以測知溫度的變化。
對于集成傳感器的溫度敏感部分,可以采用恒壓源供電和恒流源供電兩種方式。圖2是采用恒壓源供電方式的電路原理圖,負載電阻阻值RL,溫度敏感電阻阻值RT,由溫度作用產生的溫敏電阻阻值變化為ΔR。電橋輸出與(ΔR+RT)/(RL+RT+ΔR)成正比。圖3是采用恒流源供電方式的電路原理圖。負載電阻阻值RL,溫度敏感電阻阻值RT,由溫度作用產生的溫敏電阻阻值變化為ΔR。電橋的輸出與溫敏電阻的變化量ΔR成正比。
集成傳感器的壓力敏感部分利用惠斯通電橋來檢測輸入信號,惠斯通電橋可以采用恒壓源供電和恒流源供電兩種。圖4是采用恒壓源供電方式的電路原理圖,四個橋臂電阻阻值R,由應力作用產生的電阻阻值變化為ΔR。電橋輸出與ΔR/R成正比,也就是與被測量壓力成正比,同時又與電源電壓U成正比。這就是說電橋的輸出與電源的大小與精度都有關。圖5是采用恒流源供電方式的電路原理圖,四個橋臂電阻阻值R,由應力作用產生的電阻阻值變化為ΔR。電橋的輸出與電阻的變化量ΔR成正比,即與被測量成正比,當然也與電源電流成正比,即輸出與恒流源供給的電流大小與精度有關,但是電橋的輸出與溫度無關,不受溫度影響,這個是恒流源供電的優點,恒流源供電時,一個傳感器必須配備一個恒流源,這在使用時不方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0371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