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鋼管端部濕磁粉探傷機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012913.0 | 申請日: | 2007-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66346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28 |
| 發明(設計)人: | 魏立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三高重工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7/84 | 分類號: | G01N27/84 |
| 代理公司: | 大連東方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曹若材 |
| 地址: | 116100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鋼管 端部濕磁粉 探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鋼管的探傷檢測設備,具體地說,是在鋼管端部采用濕磁粉探傷,檢測鋼管端部質量的一種鋼管端部濕磁粉探傷機。
背景技術
目前,檢查鋼管內部質量的方法,廣泛采用超聲波檢測,它具有下列缺點和不足之處:
1、生產效率不高,產品質量低;由于超聲波檢測縱波反射法在鋼管端部存在盲區,對位于表面和非常近表面某些缺陷常常難以檢測。
2、勞動強度大,自動化水平低,檢測質量因操作者水平而有很大差異。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為了避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之處,而提供不僅設計合理,又結構緊湊,而且具有檢測效率高,檢驗效果好,勞動強度低,操作安全,使用十分方便的一種鋼管端部濕磁粉探傷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鋼管端部濕磁粉探傷機,特征在于:其結構由底座、回收液槽、導軌槽、車體、行走機構、升降板、支架、升降機構、縱向磁化線圈、內夾具系統和外夾具系統組成,于設有回收液槽的底座頂面上裝設相互平行的導軌槽,于導軌槽上裝設由頂、底板和兩側直梁連接構成的框架形的車體,分布于車體底面的車輪機構與導軌槽作相對運動,兩車輪機構之間的車體底面處裝設驅動車體的行走機構,車體頂板面居中位置裝設升降裝置,于升降裝置兩邊的頂板面上對稱裝設與升降裝置同步升降的導柱,兩導柱和升降裝置的底端均連接在升降板上,與行走機構同側的升降板一側底面的支架底部連接內夾具系統,在內夾具系統中夾固被測鋼管,與被測鋼管的位置相對應,于升降板另一側底面上裝設縱向磁化線圈和車體的側直梁頂部外側裝設外夾具系統,于磁化線圈的兩側分別連接噴液管。
所述的行走機構由氣缸、氣缸頭、銷軸和缸頭座組成,氣缸的伸出桿端與氣缸頭一端連接,氣缸頭另一端以銷軸與連接于車體底面的缸頭座鉸接。
所述的車輪機構,每側兩兩個對稱分布在車體底面上,每個車輪機構是在支輪座上支承車輪。
所述的升降裝置,由手輪、軸承座、軸和升降機組成,于頂板上平面的一側連接軸承座,軸的一端穿過軸承座伸露在外,于軸的伸露端上裝手輪,軸的另一端與升降機相接。
所述的內夾具系統由內夾氣缸、擺桿、觸點和支桿框組成,內夾氣缸的尾部固接在支架底面上,其伸出桿端的觸點穿過支桿框頂觸施壓在鋼管內壁上。
所述的外夾具系統,由外夾氣缸、夾塊、導桿和氣缸座組成,同步升降的導桿固接在氣缸座上,外夾氣缸兩邊的氣缸座上對稱裝設與外夾氣缸同步升降的導桿,兩導桿和外夾氣缸的底端均與夾塊連接,當外夾氣缸桿端伸出后使夾塊施壓在鋼管外壁上。
本實用新型的操作過程如下:
首先按鋼管規格用手輪控制升降裝置,被測鋼管在輥道上輸送到車體前,小車氣缸工作,推動小車向前行駛,輸液管噴射磁粉液。當內夾具系統進入到鋼管內設定位置時,外夾氣缸壓下,內夾氣缸打開,然后設備對鋼管通電充磁,一定時間后,內夾氣缸返回,外夾氣缸升起,小車回到起始位置。人工檢查鋼管。檢查鋼管后由步進裝置將管運走,如此循環操作,對被測鋼管工序實現機械自動化。綜上所采取的技術措施,實現本發明的目的。
與現有技術相比,從根本上解決在鋼管端部存在的盲區,對位于表面和接近表面的某些缺陷可以正確地檢測到;本實用新型不僅設計合理,既結構緊湊,又實現磁化,退磁工序機械自動化,而且具有生產效率高,產品質量好,勞動強度低,操作安全,使用十分方便等優點。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共有三幅附圖。其中: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圖1的俯視圖。
附圖3是圖1的M向視圖。
圖中:1、底座,2、回收液槽,3、后端板,4、行走機構,5、車體,6、內夾具系統,7、縱向磁化線圈,8、升降導柱,9、升降裝置,10、外夾具系統,11、被測鋼管,12、支輪座,13、車輪,14、手輪,15、軸承座,16、軸,17、導軌槽,18、擺桿,19、觸點,20、氣缸頭,21、銷軸,22、缸頭座,23、夾塊,24、導桿,25、氣缸座,26、升降機,27、內夾氣缸,28、外夾氣缸,29、氣缸,30、噴液管,31、升降板,32、支架,33、支桿框。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三高重工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大連三高重工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1291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