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照明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307010.X | 申請日: | 2007-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1066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02 |
| 發明(設計)人: | 戶谷千春;大庭達也;三澤明弘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合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21S8/10 | 分類號: | F21S8/10;F21V8/00;B60Q1/26;F21W101/02;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丹氫;張天舒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照明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輛照明組件(vehicle?lighting?assembly),更具體地,涉及對車輛照明組件諸如組合后燈等的改進。
背景技術
在燈光裝置,例如組合后燈、高位剎車燈等中,經由外配光鏡(外觀罩)將光源的光向外部射出,從而發出期望的光。例如,在使用LED燈作為光源的組合后燈中,如圖15所示,LED燈152布置在外配光鏡151內側,而反射鏡153則設置在LED燈152周圍(例如,參見JP-A-2005-123092)。在這種結構中,LED燈152的光直接或者經由反射鏡153向前行進,并通過外配光鏡151向外射出。
在上述使用LED燈作為光源的組合后燈等中,除從設計角度有意露出LED燈是比較適宜的情況之外,通常不希望從外部看到LED燈。所以,通過給外配光鏡的表面施加光擴散處理(例如,形成細槽)或者設計反射鏡的形狀,降低亮度的不均勻性,因而可以使LED燈不引人注意。然而,由于LED燈布置在外配光鏡內部,這種LED燈不可避免地位于觀察者的視線中。結果,即使采用了上述措施,也難以完全隱藏LED燈。
此外,在用于給出兩種或兩種以上發光顯示的燈光裝置(諸如組合后燈等)中,分別從兩個或更多的相鄰區塊以預定發光模式發光。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改進發光顯示的可見度,并提高發光顯示的外觀性能,理想的是,光只從與發光顯示相關的區塊發出,而不應當向相鄰區塊漏光。為了滿足此要求,采取了多種措施,例如在外配光鏡的背面設置凸出的肋,在外配光鏡的背面側設置遮光壁作為隔離體等(例如,參見JP-A-7-288008)。
上述措施在防止光到達外配光鏡之前漏光的方面是有效的。然而,由于在配光鏡內部光傳導/擴散所導致的漏光,在某些情況下上述措施不足以滿足要求。特別地,在實際利用配光鏡的光傳播作用給出發光顯示這種結構的情況下,由于配光鏡內部的光傳導/擴散所導致的漏光不可避免會變得十分明顯。此外,在這種結構中,光源布置在配光鏡附近以將光有效率地導入配光鏡中。所以,很難保證用于設置此類措施所用遮光壁或肋的空間。
另一方面,常規的,采取下列措施預防車輛照明組件中燈單元的發熱。例如,在JP-A-2005-122945中披露了這樣一種結構,將通過殼體和LED燈之間間隙吸進的外部空氣直接引導至LED燈,以冷卻LED燈。此外,在JP-A-2003-5121中披露了這樣一種結構,基于由于殼體內外部之間空氣的溫度差所產生的自然對流,進行自然通風,從而對殼體的內部進行冷卻。
尾燈/剎車燈和轉向燈一體構造的組合后燈已在使用。通常,尾燈/剎車燈具有較高的使用頻率,相比較,轉向燈則具有較低的使用頻率。由于使用頻率的不同,發熱量也不同,在組合后燈的殼體中導致發熱分布的差異。如果采用考慮到這種差異的冷卻結構,則可以預期改善冷卻效率,然而,這種冷卻結構迄今為止還未被具體討論。
發明內容
考慮到上述情況,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避免觀察者看到光源,以及避免發生車輛照明組件中向相鄰單元漏光的情形,實現外觀性能的改善。
此外,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用于有效率地冷卻組合后燈的內部。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一方面以如下方式構造而成。也就是,一種車輛照明組件,包括導光體和多個光源,導光體在背面側上具有與光源對應的光入射部和反射部,從光入射部入射的光被反射部反射,反射光從正面部射出;其中,導光體分成光出射模式不同的多個區塊,以及在兩個相鄰區塊之間的交界部上形成反射擴散區。
在上述結構中,反射擴散區形成在兩個相鄰區塊之間交界部上,充當對在導光部中傳播/擴散的光的屏障。所以,反射擴散區能避免光從區塊之間界面的漏出/擴散。結果,各區塊在發光時出現的交界部(分界處)變得明確,因此,可以提供在外觀性能和可見度方面優異的發光顯示。相比較,與現有技術中的結構不同,用以控制光的方向的反射部(反射鏡)與作為配光鏡的導光體構造成一體。所以,可以實現結構的簡化、零部件數量的減少、以及尺寸的減小。此外,借助于設置在導光體背面側的反射部的作用,可以產生良好的光導作用,并且容易使得出射光具有較小的亮度不均勻性。另外,在導光體背面側上形成有反射部,導光體的正面側形成為外觀面(發光面)。所以,產生特殊的立體效果/晶體感,以及,在非照明模式和照明模式下,都可以提供外觀性能較高的車輛照明組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合成株式會社,未經豐田合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30701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漏電斷路器
- 下一篇:含聚硅氧烷的涂覆材料中的聚天門冬氨酸衍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