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阻尼器固定機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710196774.6 | 申請日: | 2007-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9620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德本潮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SMC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5B15/14 | 分類號: | F15B15/14;F15B15/2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張兆東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阻尼 固定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將阻尼器固定在流體壓力缸中的阻尼器固定機構,缸內的活塞沿著其軸向在供給有加壓流體的情況下移動,由此阻尼器減緩活塞鄰靠蓋元件時產(chǎn)生的沖擊。
背景技術
迄今為止,已將其內具有在供給有加壓流體的情況下移動的活塞的流體壓力缸例如用作傳送各工件等的傳送裝置。在此類流體壓力缸中,設有這樣一個結構,其內的活塞可移動地置于限定在管筒狀缸體內的缸內腔的內部,并設有多個緩沖阻尼器,它們能減緩活塞鄰靠分別裝于缸體兩端的氣缸蓋罩和桿蓋時產(chǎn)生的沖擊。
例如披露在日本未審公開實用新型公報第07-034239號中的此類緩沖阻尼器是由比如橡膠等的彈性材料制成的。緩沖阻尼器設于活塞的兩端面,并由活塞桿和與活塞連接的螺母一體地夾插。此外,設有一個結構,其內的活塞沿著缸體移動且在鄰靠緩沖阻尼器時的沖擊被減緩。
另外,在日本未審公開專利公報第09-303320號中,起到緩沖阻尼器功能的密封墊夾在缸體端部與各蓋之間,且設有一個結構,其內的活塞沿著缸體移動且在鄰靠密封墊時沖擊被減緩。
順便要說的是,根據(jù)日本未審公開實用新型公報第07-034239號的緩沖阻尼器形成有基本圓形的橫截面。不過,例如在日本未審公開專利公報第09-303320號中披露的,扁平流體壓力缸具有橫截面成橢圓形的活塞,其主軸布置在水平方向上,并且,該流體壓力缸裝配有橫截面成橢圓形的內置活塞的缸內腔,因為活塞和罩蓋的高度尺寸較小,就難于在緩沖阻尼器橫截面區(qū)域的橫截面基本成圓形的情況下確保等效性。因此,阻尼器能減緩施加在活塞上的沖擊的阻尼器沖擊吸收能力有降低的趨勢。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阻尼器固定機構,其具有預定的沖擊吸收能力和簡單的結構,由此阻尼器能相對于活塞或蓋元件簡易而可靠地安裝。
自下面結合通過例證性實例示出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的附圖作出的說明,本發(fā)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以及優(yōu)點將顯而易見。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施加阻尼器固定機構的流體壓力缸的外部透視圖;
圖2是圖1所示流體壓力缸的分解透視圖;
圖3是圖1所示流體壓力缸的總體垂直橫截面圖;
圖4是圖3所示流體壓力缸的分解垂直橫截面圖;
圖5A是圖2所示緩沖阻尼器的放大透視圖,而圖5B是自不同方向觀察的圖5A的緩沖阻尼器的放大透視圖;
圖6是自圖1所示的流體壓力缸的氣缸蓋罩側觀察的側面圖;
圖7是自圖1所示的流體壓力缸的桿蓋側觀察的側面圖;
圖8是鎖環(huán)的簡單平面圖;
圖9是示出根據(jù)第一改型實例的緩沖阻尼器的簡單透視圖;
圖10是示出圖9的緩沖阻尼器相對于活塞的阻尼器溝槽安裝的狀態(tài)的局部垂直橫截面圖;
圖11是示出根據(jù)第二改型實例的緩沖阻尼器的簡單透視圖;
圖12是內裝圖11的緩沖阻尼器的活塞的平面圖;
圖13是示出根據(jù)一改型實例的鎖環(huán)裝在流體壓力缸內的狀態(tài)的外部透視圖;
圖14是圖13所示的鎖環(huán)的簡單平面圖;
圖15是自圖13所示的流體壓力缸的氣缸蓋罩側觀察的側面圖;
圖16是自圖13所示的流體壓力缸的桿蓋側觀察的側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參考標號10表示裝配有阻尼器的流體壓力缸,其上施加有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阻尼器固定機構。
如圖1至4所示,流體壓力缸10包括管形缸筒(缸體)12、裝于缸筒12一端的氣缸蓋罩(覆蓋元件)14、裝于缸筒12另一端的桿蓋(覆蓋元件)16、以及可移動地安置在缸筒12內的活塞18。
缸筒12被構造成橫截面基本為矩形,具有橫截面基本成橢圓形的缸孔20,其在缸筒12內沿軸向貫穿。缸孔20的橫截面基本成橢圓形地成形,于是其主軸基本位于水平方向上(當流體壓力缸10如圖6和7所示定向時),且在其兩端設有一對凹槽22a、22b,它們沿遠離缸孔20中心的方向在寬度上擴展。該對凹槽22a、22b分別形成在兩端部上,于是凹槽22a、22b弓形地凹進且相對于扁平形缸筒12基本位于水平方向上。具體而言,凹槽22a、22b彼此面對地設置,同時沿遠離缸孔20中心的方向弓形地凹進。凹槽22a、22b的曲率半徑被設定成小于缸孔20兩端部的曲率半徑。
具體地說,缸孔20的內周面如此成形,以致缸孔20的兩端部僅在凹槽22a、22b的部分制作得要大一些。此外,階梯部24沿著缸孔20的軸向置于凹槽22a、22b與中央?yún)^(qū)域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SMC株式會社,未經(jīng)SMC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19677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