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二輪摩托車用動力單元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193896.X | 申請日: | 2007-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10505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02 |
| 發明(設計)人: | 鹽崎智夫;清水雅浩;江水治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01M11/00 | 分類號: | F01M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季向岡;蘇娟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二輪 摩托車 動力 單元 | ||
1.一種二輪摩托車用動力單元,具有:在可旋轉地支承曲軸(50)的曲軸箱(36)的下部結合有油盤(40)的內燃機(E);無級變速上述曲軸(50)的旋轉動力并將其傳遞到后輪的無級變速機(91);
收納上述曲軸(50)的曲軸室(89)形成在上述曲軸箱(36)內,由上述曲軸箱(36)以及與該曲軸箱(36)結合的蓋罩部件(85)形成收納上述無級變速機(91)的無級變速機室(90),其特征在于,
將上述油盤(40)內劃分成儲存上述內燃機(E)的各潤滑部用油的內燃機側油儲存室(196)和儲存上述無級變速機(91)的潤滑用、變速制御用油的無級變速機側油儲存室(197),與上述曲軸箱(36)的下部結合的隔壁(193)設置于上述油盤(40),與上述曲軸室(89)液密地隔絕的上述無級變速機室(90)與上述無級變速機側油儲存室(197)連通,無級變速機側油儲存室(197)形成為:在二輪摩托車的寬度方向上,上述無級變速機側油儲存室(197)的一部分鼓出到比上述無級變速機室(90)更外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輪摩托車用動力單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無級變速機側油儲存室(197)被配置得從二輪摩托車的寬度方向中央的車身中心線(C1)向左右任意一側偏倚,上述無級變速機側油儲存室(197)形成為:在從上述車身中心線(C1)偏倚的一側,該無級變速機側油儲存室(197)的一部分鼓出到比上述無級變速機室(90)更外側。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輪摩托車用動力單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無級變速機(91)具有:驅動帶輪(97),設置在被傳遞有來自上述曲軸(50)的旋轉動力的被驅動帶輪軸(95)上;被動帶輪(98),設置在具有與上述驅動帶輪軸(95)平行的軸線的被動帶輪軸(96)上;卷繞在上述驅動帶輪(97)以及上述被動帶輪(98)的帶(99);
通過使上述帶(99)卷繞至上述驅動帶輪(97)和被動帶輪(98)的半徑變化,使從上述驅動帶輪軸(95)向上述被動帶輪軸(96)的動力傳遞無級地變化,
在上述無級變速機室(90)的外壁中的沿著上述驅動帶輪軸(95)的軸向的一端側的壁部(85)上,設置有與上述驅動帶輪軸(95)的一端連結的油泵(100),以汲起上述無級變速機側油儲存室(197)的油,
上述無級變速機側油儲存室(197)形成為:上述無級變速機側油儲存室(197)的一部分鼓出到比配置有上述油泵(100)的上述壁部(85)更外側。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二輪摩托車用動力單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無級變速機側油儲存室(197)形成為:在由配置在二輪摩托車的兩側的踏板(211)決定的傾斜角(α)的范圍內,使其一部分鼓出到比上述無級變速機室(90)更外側。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輪摩托車用動力單元,其特征在于,在沿著二輪摩托車的寬度方向的、自中央的車身中心線(C1)起之一側,配置上述無級變速機側油儲存室(197)的上述寬度方向的中心(C2);在從上述車身中心線(C1)偏移到另一側的位置,配置上述無級變速機(91)。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輪摩托車用動力單元,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無級變速機側油儲存室(197)的鼓出到比上述無級變速機室(90)更外側的部分,在無級變速機側油儲存室(197)的頂壁部(199)設置有計量孔(204),該計量孔(204)用于可插拔地安裝用于確認該無級變速機側油儲存室(197)內儲存的油量的液位計(205)。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二輪摩托車用動力單元,其特征在于,用于將上述無級變速機側油儲存室(197)的油導入上述油泵(100)的吸入油路(203),從上述無級變速機側油儲存室(197)的鼓出到上述無級變速機室(90)的外側的部分到上述油泵(100),設置在上述無級變速機室(90)的外壁中的上述壁部(85)的外側面。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輪摩托車用動力單元,其特征在于,在設有上述隔壁(193)的部分,在上述油盤(40)上設置有向一側以及下方開放的槽(20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193896.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