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磷化銦單晶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163422.0 | 申請日: | 2004-05-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3048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30 |
| 發明(設計)人: | 川瀬智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住友電氣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30B29/40 | 分類號: | C30B29/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顧紅霞;張天舒 |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磷化 銦單晶 制造 方法 | ||
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04年5月6日的國家申請號為200480012206.0的名稱為“磷化銦基板、磷化銦單晶及其制造方法”的母案申請的分案申請,其中,母案申請的國際申請號為PCT/JP2004/006427。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磷化銦單晶的制造方法,應用于諸如光通訊用半導體激光器、光電探測器等的光電子領域,以及諸如晶體管等的電子領域。
背景技術
磷化銦(InP)晶體是通過液封提拉法(liquid?encapsulatedCzochralski?method)(LEC法)或者蒸氣壓控制LEC法(VCZ法)制造的。最近,已經報導了通過垂直梯度凝固法(VGF法)生長直徑為3英寸(約75mm)和直徑為4英寸(約100mm)的單晶。
利用VGF法,已經報導了這樣的情況:即,由于晶體是在低溫梯度下生長的,因此能生長低位錯密度的InP晶體。例如,在13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dium?Phosphide?and?RelatedMaterials,Post?Deadline?Papers,Tsukuba,Ibaraki(1998)15-16中,報導了直徑為3英寸的摻雜Fe的InP晶體。在這篇文章中,報導了(100)晶片的腐蝕坑密度(EPD)是3000cm-2。該腐蝕坑密度對應于晶體的位錯密度。在這篇文章中,未給出晶體的生長取向。在TechnicalDigest?of?GaAs?IC?Symposium,Monterey,(2002)147-150中,使用市售的直徑為4英寸的摻雜Fe的(100)InP晶片,晶片上的腐蝕坑密度和光致發光(PL)強度有大的梯度,并且Fe濃度變化約為兩倍。由此,將市售VGF晶體的生長取向假定為<111>。另外,已經報導了這樣的情況:即,當直徑為4英寸的摻雜Fe的InP晶體是通過垂直舟法使用<100>晶種生長時,得到位錯密度平均值為11000cm-2的(100)晶片。
另外,在13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dium?Phosphideand?Related?Materials,Post?Deadline?Papers,Tsukuba,Ibaraki(1998)1-2,Japanese?Journal?of?Applied?Physics,38(1999)977-980中,報導了通過VGF法沿<100>取向生長的直徑為100mm的InP晶體。并且,在14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diumPhosphide?and?Related?Materials,Davos,Switzerland,(1999)249-254中,報導了這樣的情況:即,將通過VGF法在<100>取向生長的直徑為100mm的InP晶體在磷化鐵氣氛中進行熱處理,得到直徑為100mm的摻雜Fe的(100)InP晶片。
另外,在Journal?of?Crystal?Growth?132(1993)348-350以及Journal?of?Crystal?Growth?158(1996)43-48中,報導了這樣的情況:即,當使用直徑與結晶體大致相等的<100>取向晶種并添加硫(S)時,得到直徑為50mm的單晶。
在InP晶體的生長中,生成孿晶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特別是,使用在容器內生長晶體的諸如VGF法和垂直Bridgman法(VB法)等的垂直舟法,在低溫度梯度下生長晶體時,生成孿晶的頻率高,因此得到單晶極其困難。
因此,在Journal?of?Crystal?Growth?95(1989)109-114中,報導了在<111>取向生長的方法,沿該<111>取向不容易生成孿晶。但是,如同Technical?Digest?of?GaAsIC?Symposium,Monterey(2002)147-150所述,為了使用普通的(100)晶片,必須沿著相對于生長方向54.7度的角度切割(100)晶片。結果,在晶片上導致大梯度的摻雜濃度。已經報導了這樣的情況:即,市售的直徑為4英寸(約100mm)的摻雜Fe的(100)InP晶片上的Fe濃度的變化約為兩倍。當Fe濃度存在這樣大的變化時,晶片的電特性也有大的變化。結果,當這種晶片用于諸如光通訊用半導體激光器、光電探測器等的光電子器件,以及用于諸如晶體管等的電子器件時,晶片上的器件性能不一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住友電氣工業株式會社,未經住友電氣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16342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厚膜混合電路裝置
- 下一篇:替代指派確認消息的鏈路指派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