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履帶式行駛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162912.9 | 申請日: | 2007-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2476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23 |
| 發明(設計)人: | 坪倉哲;足立典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久保田 |
| 主分類號: | B62D55/08 | 分類號: | B62D55/08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幼平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履帶式 行駛 裝置 | ||
1.一種履帶式行駛裝置,具備:
框架支撐體(8),固定在行駛車輛(1)的車體(1A)側;
擺動框架(9),經由擺動軸(27)繞左右方向的軸心擺動自如地支撐在上述框架支撐體(8)上;
前惰輪(10)及后惰輪(11),支撐在上述擺動框架(9)上;
多個滾輪(12),配置在上述前惰輪(10)與上述后惰輪(11)之間,支撐在上述擺動框架(9)上;
驅動輪(13),配置在上述多個滾輪(12)的上方側,經由車軸(5)支撐在上述車體(1A)側;
其中,通過由上述車軸(5)驅動上述驅動輪(13)旋轉,來驅動跨上述驅動輪(13)、上述前惰輪(10)、上述后惰輪(11)以及上述多個滾輪(12)而卷繞的履帶(14);
其特征在于,
上述擺動框架(9)具備支撐上述前惰輪(10)的前惰輪支撐部(24)、支撐上述后惰輪(11)的后惰輪支撐部(25)、安裝上述多個滾輪(12)的主框架(26)、和配置在該主框架(26)的上方側的上述擺動軸(27),上述擺動框架(9)還具備將上述擺動軸(27)與上述前惰輪支撐部(24)連結的前連結部件(28)、和將上述擺動軸(27)與后惰輪支撐部(25)連結的后連結部件(29);
上述前后的連結部件(28、29)與上述主框架(26)構成為,在上述前后的連結部件(28、29)與上述主框架(26)之間形成向左右方向敞開的開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履帶式行駛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擺動框架(9)具備將上述前后的連結部件(28、29)的上述擺動軸(27)的附近區域的部分與主框架(26)的前后方向中間部連結的中間連結部件(30)。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履帶式行駛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后的連結部件(28、29)由管材構成,前連結部件(28)呈從擺動軸(27)朝向前惰輪支撐部(24)向前下降傾斜的形狀,后連結部件(29)呈從上述擺動軸(27)朝向后惰輪支撐部(25)向后下降傾斜的形狀。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履帶式行駛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開口包括從上述前連結部件(28)的至少一部分的下表面到上述主框架(26)的上表面在上下方向上連續的開口部分、和從上述后連結部件(29)的至少一部分的下表面到上述主框架(26)的上表面在上下方向上連續的開口部分。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履帶式行駛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開口包括從上述前連結部件(28)的至少一部分的下表面到上述主框架(26)的上表面在上下方向上連續且從上述前連結部件(28)的前端區域到上述中間連結部件(30)的前表面在前后方向上連續的開口部分、和從后連結部件(29)的至少一部分的下表面到上述主框架(26)的上表面在上下方向上連續且從上述中間連結部件(30)的后表面到上述后連結部件(29)的后端區域在前后方向上連續的開口部分。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履帶式行駛裝置,其特征在于,
側面觀察時,上述中間連結部件(30)所占的面積比上述開口的面積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久保田,未經株式會社久保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162912.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f-θ透鏡、光掃描單元及具有該單元的成像裝置
- 下一篇:防爆柴油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