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油冷卻器的冷卻回路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135986.3 | 申請日: | 2007-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8279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2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康赫 | 申請(專利權)人: | 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01P11/08 | 分類號: | F01P11/08;F01M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沙捷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冷卻器 冷卻 回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輛油冷卻器的冷卻回路,更具體地涉及具有簡化和獨立流路而不需要任何從發動機出來的管道的冷卻回路。
背景技術
總而言之,車輛發動機由各種部件,如氣缸體、氣缸蓋、活塞、曲軸、連桿、凸輪等構成。由于這些部件以高速運行,通常在部件彼此接觸的區域產生熱量,因此,使用潤滑劑(油)對各摩擦區域和滑動區域進行冷卻和潤滑。即,該油用于除去在摩擦區域和滑動區域產生的熱量以對其進行冷卻。
在發動機的各個區域的冷卻過程中加熱的油在其返回至油底殼時散發熱量;然而,在發動機高速運行時,僅靠在油底殼中散熱的油冷卻是不夠的,因此使用獨立的油冷卻器。在柴油機中的油冷卻器大致分為串聯結構,其中將發動機的冷卻水回路以串聯連接到氣缸體的冷卻回路,和并聯結構,其中將油冷卻器安裝在氣缸體的外側。
然而,還有一些復雜的問題在于,在串聯機構中的油冷卻器的尺寸受到限制,而并聯結構中的油冷卻器盡管在布局方面具有優勢卻需要用到管道。因此,在市售柴油機中最廣泛地使用具有串聯結構的使用冷卻水的油冷卻器。例如,如果在常規油冷卻器中對冷卻水流產生大量阻力,那么冷卻效率顯著降低且調節溫度的能力下降,此外,由于油冷卻器的尺寸更大,其在發動機布局中占據較大體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車輛油冷卻器的冷卻回路,包括獨立且較短的回路,其從氣缸體的入口接收最低溫的冷卻水以冷卻油冷卻器,且將油冷卻器的冷卻水與水泵進口直接連接。這樣,由于它利用引入的冷卻水僅冷卻油冷卻器,且油冷卻器的冷卻回路與最低壓力的水泵進口直接連接,所以由于較大的壓差其可向較小的流路提供較大的流通量,并因為較大的溫差而最大化冷卻效率。
在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中,提供了車輛油冷卻器的冷卻回路,其從形成在氣缸體中的冷卻水入口接收最低溫的冷卻水以冷卻油冷卻器,并將油冷卻器的冷卻水直接與設置在水泵中的冷卻水進口連接。
在另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根據本發明的車輛油冷卻器的冷卻回路包括:設置在水泵中的冷卻水進口和冷卻水出口,通過其將在散熱器中冷卻的低溫冷卻水吸入并提供至氣缸體;冷卻水入口,其設置在氣缸體中,通過該冷卻水入口將從冷卻水出口排出的冷卻水引入氣缸體中;油冷卻器入口和油冷卻器出口,其設置在氣缸體中,從而將冷卻水從冷卻水入口提供至油冷卻器以冷卻該油冷卻器,接著再排出至氣缸體;及用于收集冷卻水的路徑,其形成在水泵中,從而通過該路徑將由油冷卻器出口引入至氣缸體的冷卻水提供至水泵的冷卻水進口。
在另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油冷卻器入口和出口具有壓差。此外,冷卻回路僅由氣缸體和水泵構成。
附圖說明
將參考一些示例性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進行說明,其中:
圖1是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車輛油冷卻器安裝在氣缸體中的狀態的透視圖;
圖2是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車輛油冷卻器的冷卻回路的結構的透視圖;
圖3是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油冷卻器入口和出口的分解透視圖;
圖4是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用于返回冷卻水的入口和冷卻水進口的局部視圖;
圖5是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用于返回冷卻水的入口和冷卻水出口的內部橫剖視圖;
圖6是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車輛油冷卻器的冷卻回路的平面圖;和
圖7是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車輛油冷卻器的冷卻回路的工作狀態的方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下文中,將參考附圖對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進行說明。
參考圖1-3,油冷卻器10的冷卻回路包括形成在氣缸體13中的冷卻水入口14,通過該冷卻水入口14,將流入散熱器12的冷卻水通過水泵11引入,而將油冷卻器入口15設置成將引入氣缸體13的冷卻水提供至油冷卻器10。此外,油冷卻器10的冷卻回路還包括油冷卻器出口16,其設置成與油冷卻器入口15平行,通過該油冷卻器入口15僅將為冷卻油冷卻器10而提供至油冷卻器10的冷卻水供應至氣缸體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13598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