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摩托車自動雙離合發動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92504.0 | 申請日: | 2007-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0931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23 |
| 發明(設計)人: | 胡光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胡光宇 |
| 主分類號: | F02B61/06 | 分類號: | F02B61/06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401320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摩托車 自動 離合 發動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摩托車發動機,尤其涉及一種CG自動雙離合發動機。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CG發動機的離合方式均為手動離合方式,只有通過手動操作才能分離離合器,操縱非常地煩瑣。普通發動機變擋時,發動機必須是駕駛員進行操縱將離合器分離,才能進行換擋;摩托車起步時,發動機只能在低擋位上進行,而且要求駕駛員有充分的經驗才能順利進行,而且停車時,必須手動分離離合器,或者將發動機調整到空擋狀態或將發動機熄火。所以這種CG發動機的摩托車在行駕過程中,駕駛非常地不方便,操縱復雜,給駕駛員帶了很多駕駛困難,新手操作難度大,常因人為操作不當使發動機受損。對此,也有將發動機改為自動雙離合式,可以切斷曲軸的動力使發動機能在各擋位停車、起步,駕駛方便,但此雙離合發動機還是需要手操縱離合器,不能省去手操縱步驟。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只需腳操作,就可實現雙離合和換擋功能的摩托車自動雙離合CG發動機。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摩托車自動雙離合發動機,包括安裝在曲軸上的離心式自動初級離合器、主軸上的片式主離合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凸輪盤、挺桿和換擋臂;所述凸輪盤一端插入主離合器壓板內所裝軸承中心孔中,另一端活套在帶有滾柱的挺桿上,所述挺桿與右曲軸箱蓋固定,挺桿通過滾柱與凸輪盤相抵靠;所述換擋臂一端花鍵套裝操縱臂,該操縱臂卡裝在凸輪盤的V形撥叉中,所述換擋臂另一端穿過左、右曲軸箱安裝孔,在靠近操縱臂端的換擋臂上依次裝有操縱臂、第二撥板、定位簧、第一撥板、限位板、復位簧、墊圈和卡環;其中第一撥板與換擋軸活套,其中部設有下邊緣帶折臂的槽孔,該折臂伸入復位簧兩卡腳之間;所述第二撥板帶有“L”形折臂與換擋軸焊接固定,第二撥板的折臂穿過第一撥板的槽孔并伸入復位簧兩卡腳之間,在第二撥板與第一撥板之間壓裝有定位簧,在所述第一撥板與復位簧之間焊接有限位板,復位簧另一側由卡環鎖定。
所述曲軸上套裝有主動齒輪套,主動齒輪套與曲軸間隙配合并與初級離合器的外罩鉚接;所述主離合器的外罩底面鉚接有與主動齒輪套相嚙合的從動齒輪。
所述凸輪盤一端為階梯軸插入所述軸承中心孔中,臺階端面與軸承端面相接觸,凸輪盤另一端活套在帶有三個滾柱的挺桿上,該凸輪盤在與挺桿滾柱的接觸面上均布有三個凹槽,滾柱落入凹槽中。
所述挺桿上設有定位柱,該定位柱插入右曲軸箱蓋定位孔定位,所述挺桿中心軸穿過右曲軸箱蓋由螺母固定。
所述槽孔設置在第一撥板中心軸線上,所述第二撥板的折臂位于槽孔中心軸線處。
所述第一撥板的槽孔下端左、右側壁與其中心軸線的夾角α為15°-20°。
所述換擋軸穿過左、右曲軸箱安裝孔,換擋軸頭部插入右曲軸箱蓋定位孔。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發動機的離合方式為自動雙離合,由初級離合器、主離合器、挺桿凸輪盤和換擋臂組成。初級離合器為飛塊離心式,通過花鍵與發動機的曲軸連接,當發動機啟動后,曲軸帶動初級離合器的中心套一同轉動,曲軸的轉速由駕駛員控制油門大小決定,當轉速達到設置轉速時,初級離合器飛塊在離心力作用下甩開,與外罩結合在一起,帶動外罩轉動,同時也帶動與外罩鉚接的主動齒輪旋轉,從而使帶有從動齒輪的主離合器轉動,主離合器在常態下是結合狀態,只有在換擋時,由換擋軸帶動操縱臂撥動凸輪盤轉動,使凸輪盤在挺桿滾柱的作用下推動主離合器壓蓋中的軸承,從而使主離合器分離,這樣換擋臂組件就可以進行換擋操作。當曲軸轉速低于設置轉速時,初級離合器飛塊在分離彈簧的作用下復位,離合器分離,曲軸及初級離合器的中心套處于空轉狀態,主動齒輪在曲軸上打滑,動力切斷。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摩托車在行駛的各個擋位上,不需用手單獨操縱離合器,只需腳操縱換擋臂就可以隨時切斷動力進行換擋,駕駛非常簡單、輕松自由;停車方便,發動機在行駛的任何擋位上,只要減小油門就能停車,而不用熄火;摩托車在任意擋位均能起步,駕駛非常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發動機取下右曲軸箱蓋,曲軸箱右側的外形示意圖;
圖3為圖1中換擋臂的結構簡圖;
圖4為圖3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胡光宇,未經胡光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9250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凈化增氧移動式制冷器
- 下一篇:一種可兼容大小盤片的吸入式光盤載入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