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甲殼素生產廢水的預處理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69722.2 | 申請日: | 2007-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33021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31 |
| 發明(設計)人: | 靳慧霞;方士杰;董濱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2F1/52 | 分類號: | C02F1/52;C02F1/24;C02F103/36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鄞州甬致專利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代忠炯 |
| 地址: | 315100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甲殼素 生產 廢水 預處理 方法 | ||
1.一種甲殼素生產廢水的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處理步驟如下:
a、將堿煮廢水放入反應器(6)內至最低控制水位,并加入混凝劑,混凝劑的加入量控制在堿煮廢水處于反應器(6)最低控制水位(2)時為200~2000mg/L;所述反應器(6)的最低控制水位為最低淹沒氣浮器(1),最高不超過反應器(6)總高度的60%;
b、將酸浸廢水緩慢放入反應器(6)內,所述緩慢指將反應器(6)內的廢水混合液的pH值的下降速度控制在≤0.1pH/min范圍內,與此同時啟動位于反應器(6)的最低控制水位(2)以下的氣浮器(1)從而不間斷對廢水混合液進行氣浮處理,不同pH值條件下不同等電點的蛋白質即時析出并浮出水平面(3)呈蛋白質浮渣;
c、及時將蛋白質浮渣從反應器內的水平面(3)上清除;
d、當反應器(6)內廢水混合液的水位達到最高控制水位(7)時,停止放入酸浸廢水,將反應器(6)水平面(3)的蛋白質浮渣全部清除后,放完反應器(6)內的廢水混合液;所述反應器(6)的最高控制水位(7)為反應器(6)的堿煮廢水的入口處和酸浸廢水的入口處中的處于低位的入口處以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甲殼素生產廢水的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劑的加入量控制在堿煮廢水處于反應器(6)最低控制水位(2)時為1000~1800mg/L。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甲殼素生產廢水的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劑優選聚合氧化鋁。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甲殼素生產廢水的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器(6)的最低控制水位(2)為反應器(6)總高度的30%~6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甲殼素生產廢水的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器(6)的最低控制水位(2)為反應器(6)總高度的40%~5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甲殼素生產廢水的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及時將蛋白質浮渣從反應器(6)內的水平面(3)上清除,指先將浮在水平面(3)的蛋白質浮渣即時集中,再及時將蛋白質浮渣從反應器(6)內的水平面(3)上清除。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甲殼素生產廢水的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堿煮廢水放入反應器(6)內至最低控制水位(2),指經過設于反應器(6)頂端壁的堿煮廢水管(5)及其閥門(51)放入和關閉;所述將酸浸廢水緩慢放入反應器(6)內指經過設于反應器(6)頂端壁的酸浸廢水管(4)及其閥門(41)放入;所述停止放入酸浸廢水,指經過設于反應器(6)頂端壁的酸浸廢水管(4)上的閥門(41)關閉;所述放完反應器(6)內廢水混合液指經設于反應器(6)底端壁的排水管(10)及其閥門(101)放完。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甲殼素生產廢水的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浸廢水管(4)及其閥門(41)設于堿煮廢水管(5)及其閥門(51)的下方,所述反應器(6)的最高控制水位(7)為酸浸廢水管(4)的出水口以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未經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6972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混合動力汽車車輛信息記錄儀
- 下一篇:用生產菊粉的廢液制作菊粉糖漿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