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效厭氧氨氧化反應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69180.9 | 申請日: | 2007-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66805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07 |
| 發明(設計)人: | 鄭平;陳小光;唐崇儉;陳建偉;周尚興;丁革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28 | 分類號: | C02F3/2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法高 |
| 地址: | 310027***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 厭氧氨 氧化 反應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效厭氧氨氧化反應器。
背景技術
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含氮有機物的排放量急劇增加。二級生物處理的陸續上馬,雖然對有機物污染起到了很好的遏制作用,但是出水含氮量較高,依然是一個嚴重的環境污染源。氮素污染的危害極大,氨進入水體,不但能誘發“富營養化”,造成水生生態系統的紊亂,而且還能消耗溶解氧,造成水體缺氧,影響魚鍶的氧傳遞,使魚類致死;與氯氣作用生成氯胺,影響氯化消毒處理。因此經濟有效地控制氮素污染已勢在必行。
廢水脫氮的方法較多,有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等。由于種種原因,物理、化學法的應用受到很大限制,目前國內外主要采用生物脫氮技術。厭氧氨氧化反應可將氨和亞硝酸鹽轉化為氮氣,消除氨對環境的影響。因此,研究和開發厭氧氨氧化反應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現有的厭氧氨氧化反應器主要由厭氧反應器演變而來。為了保證裝置中有足夠數量的微生物(活性污泥)進行厭氧氨氧化作用,一般在厭氧反應器后建造二次沉淀池,用以分離活性污泥,一方面滿足厭氧反應器所需的活性污泥,另一方面滿足出水水質要求。以二沉池分離活性污泥,并通過回流泵送回厭氧反應器,不僅增加設備,消耗動力,而且會破壞活性污泥結構,不利于形成沉淀性能優良的顆粒污泥和實現泥水分離。
針對厭氧反應器的上述缺陷,本設計試圖通過設置獨特的布水器,以保證進水均勻;在升流式反應室內設置填料,以持留高活性厭氧氨氧化污泥;在反應器上部設置三相分離器,以回收污泥、提高污泥濃度;通過出水回流,以穩定出水水質,并強化傳質。試驗證明,據此開發的新型高效厭氧氨氧化反應器具有很好的厭氧氨氧化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效厭氧氨氧化反應器。
高效厭氧氨氧化反應器具有反應器本體、支腳,反應器本體從上到下依次設有污泥沉淀室、漸擴室、升流式反應室,反應器本體底部內側設有旋流布水器,反應器本體底部外側設有進水管、排泥管、外循環管進口組成的四通管,升流式反應室上、下設有十字形網格,上、下十字形網格之間設有填料,漸擴室上部設有過流錐形擋板,污泥沉淀室內設有三相分離器,污泥沉淀室上部側壁設有溢流堰、溢流堰出水管、液封槽,液封槽內設有液封水位控制管,液封槽底部設有液封槽排渣管,反應器本體頂部設有外循環管出口,三相分離器由集氣罩與喉管構成,喉管上開通氣孔,反應器本體側壁設有多個取樣口。
所述的反應器本體高徑比H/D為2.5~4.0,升流式反應室橫截面積S1與污泥沉淀室橫截面積S2之比為1:2.0~3.0,升流式反應室橫截面積S1與三相分離器下端集氣罩最大橫截面積S3之比為1:1.2~2.0,升流式反應室橫截面積S1與三相分離器上端喉管橫截面積S4之比為1:0.12~0.16。
旋流布水器呈傘形,由6~12片旋轉式梯形板組合而成,旋流布水器(18)母線與水平面夾角α為15~30°,相鄰旋轉式梯形板之間的投影重合γ為10~50mm,相鄰旋轉式梯形板之間的縫隙寬度a為5~20mm,旋轉式梯形板上端固定在直徑為100~500mm的圓形平臺上,旋轉式梯形板下端固定在反應器內周平臺上。
十字形網格相距1000~2000mm,網格尺寸為100~200mm×100~200mm,十字形網格之間設置的填料為串狀填料。十字形網格上下兩個為一組,在升流式反應室內設有一組或數組十字形網格。
過流錐形擋板設置于漸擴室內壁,位于三相分離器下部,其截面為一直角三角形,直角邊長為50~200mm,三相分離器下沿至過流錐形擋板之間的污泥回流縫截面積S5與污泥沉淀室截面積S2之比為1:2.5~4。
三相分離器集氣罩截面積為梯形,下底面積與上底面積之比為8~12:1,喉管高500~1000mm,喉管上沿高于出水液面300~500mm,并在出水液面上方100~300mm處的喉管上開4~6個通氣孔,通氣孔直徑30~50mm。
外循環管出口從三相分離器喉管內伸至集氣罩,外循環管出口底部管頭至喉管下沿的距離為100~200mm,底部管頭設成彎頭,旋轉角度為90°。
溢流堰出水管設置成彎管,出水口低于溢流堰出水管水平段中心線250~500mm,液封槽水位控制管管頭與溢流堰出水管水平段中心線等高,液封槽排渣管位于液封槽底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6918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夾芯斷橋平開窗中工型材
- 下一篇:高溫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