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連續采煤機截割裝置的減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61538.3 | 申請日: | 2007-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59162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24 |
| 發明(設計)人: | 楊勤;楊韜仁;李露云;葉竹剛;劉映剛;張小峰;張維果;陳慶賀;高愛紅;馬凱;楊敬偉;年魁 | 申請(專利權)人: |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太原分院;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山西煤機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1/28 | 分類號: | F16H1/28;E21C31/02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江淑蘭 |
| 地址: | 030006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連續 采煤 機截割 裝置 減速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連續采煤機截割裝置的減速器,屬煤礦井下采掘設備零部件的設計與制造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連續采煤機的截割裝置是最重要的核心工作部件,一般采用橫軸滾筒式截割機構,并由兩個大功率交流電機雙重垂直驅動,由于其具有橫軸滾筒式結構,截割滾筒寬度大,截割煤體面積寬,可達3m2,落煤能力強,生產效率高,比縱軸截割具有很多優點。
截割機構是連續采煤機的心臟,其截割性能的好壞將直接影響連續采煤機的生產能力、采掘速度和效率,由于是由左右兩臺交流電機同時帶動減速器及其上的截割滾筒,這就給截割裝置的變速減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就成了變速減速的技術關鍵,對電機傳輸的速度必須進行多級變向減速才能滿足截割滾筒的作業需要,由于連續采煤機主要是引進國外機型,在國內還是一項科研空白,其雙電機驅動截割裝置進行多級、多方式變速減速已成為一項新的科研課題。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就是針對背景技術的不足,根據連續采煤機截割裝置的工作特點,即雙交流電機驅動、橫軸式滾筒結構,以及我國的煤田地質條件,采用雙軸齒輪變速、雙行星齒輪變速、雙錐齒輪垂直變向變速相結合的設計結構,使橫軸滾筒式截割機構的工作速度更加穩定,安全,可靠,以大幅度的提高截割的生產效率。
技術方案
本發明主要結構由:上殼體、下殼體、左齒輪箱、右齒輪箱、左行星齒輪箱、右行星齒輪箱、左右花鍵軸、截割軸、左驅動輪轂、右驅動輪轂、中間驅動盤組成;在上殼體1的左部為左齒輪箱2、右部為右齒輪箱3;左齒輪箱2通過左花鍵軸7聯接左下殼體15及內部的左行星齒輪箱81,右齒輪箱3通過右花鍵軸8聯接右下殼體16及內部的右行星齒輪箱82;左右行星齒輪箱81、82分左右聯接截割軸77,截割軸77中部聯接中間驅動盤6、左部聯接左驅動輪轂4、右部聯接右驅動輪轂5;左下殼體15外部聯接截割環9,并由螺栓23固定,右下殼體16外部聯接截割環10,并由螺栓24固定;左驅動輪轂4通過左鍵11聯接截割滾筒,右驅動輪轂5通過右鍵12聯接截割滾筒;中間驅動盤6通過中鍵13聯接截割滾筒;左齒輪箱2上的電機動力輸入軸孔56聯接左驅動電機,右齒輪箱3上的電機動力輸入軸孔72聯接右驅動電機;截割軸77通過螺栓78、79、中間套80把左右下殼體15、16、中間驅動盤6聯為一體。
所述的左齒輪箱2為全密封齒輪箱體,左齒輪箱2的左外部為箱蓋38、左內部為軸齒輪41,內部為電機動力輸入軸孔56,并由第一軸承43、第二軸承44固定,上部由軸承蓋49、壓蓋91、螺栓51固定,下部由軸承蓋50、螺栓52固定;軸齒輪41右部聯接大齒輪42,大齒輪42安裝在左花鍵軸7上,并由第三軸承45、第四軸承46固定,上部由軸承座55、悶蓋54、螺栓19固定;左齒輪箱2左部設有油位孔21;軸承蓋49與軸齒輪41之間有密封圈47,大齒輪42與左花鍵軸7之間有密封圈48。
所述的右齒輪箱3為全密封齒輪箱體,右齒輪箱3的右外部為箱蓋39、右內部為軸齒輪57,內部為電機動力輸入軸孔72,并由軸承59、60固定,上部由軸承蓋62、壓蓋92、螺栓69固定,下部由軸承蓋61、螺栓70固定;軸齒輪57左部聯接大齒輪58,大齒輪58安裝在右花鍵軸8上,并由第五軸承65、第六軸承66固定,上部由軸承座63、悶蓋64、螺栓20固定;右齒輪箱3右部設有油位孔22;軸承蓋62與軸齒輪57之間有密封圈67,大齒輪58與右花鍵軸8之間有密封圈68。
所述的左行星齒輪箱81為全密封齒輪箱,花鍵軸7聯接錐齒輪83,并由第七軸承89、第八軸承90固定,錐齒輪83垂直聯接大錐齒輪84,大錐齒輪84安裝在軸套114上,并由螺栓110固定,軸套114由第九軸承93、第十五軸承99、第十六軸承100、螺栓109固定聯接左輪轂118;截割軸77上裝有太陽輪86,太陽輪86右部聯接大錐齒輪84,太陽輪86聯接4個行星輪87、行星軸88,行星輪87與行星軸88之間由第十軸承94、第十一軸承95固定,行星輪87聯接內齒圈85,內齒圈85由螺栓101、定位銷107固定在左下殼體15上;左下殼體15左部通過第十二軸承96、第十三軸承97、第十四軸承98與左驅動輪轂4固定聯接,并由驅動盤116、壓蓋117、螺栓106、104、103、119固定聯接;螺孔102、左鍵11聯接截割滾筒;左輪轂118與左下殼體15之間有浮封112,左下殼體15與左驅動輪轂4之間有浮封113,左花鍵軸7與左下殼體15之間有密封圈111,壓蓋117與驅動盤116之間有密封圈1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太原分院;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山西煤機裝備有限公司,未經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太原分院;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山西煤機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6153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近紅外光譜技術無損測量茶葉中茶多酚含量的方法
- 下一篇:嵌套式樓梯扶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