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單缸一蓋雙層水套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55486.9 | 申請日: | 2007-04-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8073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駿;王鵬程;王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F1/40 | 分類號: | F02F1/40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長春新紀元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薇 |
| 地址: | 130011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單缸一蓋 雙層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一種單缸一蓋雙層水套,應用在CA6DN1發動機上。
背景技術:
目前,在多缸發動機中,氣缸蓋普遍采用單層整體式水套的設計布局。從氣缸蓋的性能方面來看,氣缸蓋單層水套的冷卻水流分布很難達到理想的布局,對氣缸蓋的冷卻效果有限。另外,在發動機實際工作過程中,單層水套氣缸蓋受力變形、熱負荷、低周疲勞等情況也不理想,給設計工作帶來很大難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單缸一蓋雙層水套,在單缸一蓋式發動機中,缸蓋設計成雙層水套,單缸一蓋與分層水套的結合,使氣缸蓋在工作過程中的受力情況得以改善,氣缸蓋在低周及高周疲勞問題上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單缸一蓋雙層水套,其特征在于:發動機的每個氣缸上安裝有獨立的氣缸蓋,氣缸蓋水套分隔成上下兩層,下層水套上設有入水口,上層水套上設有出水口,水套上下層上設有通孔,進出水口連接到氣缸體的不同水道上。
單缸一蓋雙層水套的水流首先進入氣缸蓋的下層水套,經氣道鼻梁區、噴油器套周圍、缸蓋底板的重要部位,然后流入上層水套,最后回到氣缸體,冷卻其它部件。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分層水套設計將氣缸蓋冷卻水流分成雙層控制,氣道鼻梁區附近這一冷卻要求極高的區域在設計上被分隔在雙層水套的下層,從而得到積極的冷卻,可使此處水流達到合理的設計要求,從而使氣缸蓋達到了最優的冷卻效果。由于在雙層水套之間設有隔板,這極大的增加了缸蓋的強度和剛度,使其可靠性得到極大的提高。在發動機整機冷卻策略中,冷卻水首先冷卻氣缸蓋,保證發動機氣缸蓋這種熱負荷高的零件得到充分冷卻,然后再冷卻其它部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雙層水套水流走向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如圖1所示的單缸一蓋雙層水套,其特征在于:發動機的每個氣缸上安裝有獨立的氣缸蓋1,氣缸蓋1水套分隔成上下兩層,下層水套2上設有入水口3,上層水套4上設有出水口5,水套上下層之間設有通孔6,進出水口連接到氣缸體的不同水道上。
在直列多缸發動機氣缸蓋采用雙層水套,可以提高零件的剛度、強度等機械性能。缸蓋雙層水套的水流控制,更有利于氣缸蓋水流分布。
如圖2所示,水流首先進入氣缸蓋1下層水套2,積極冷卻氣道鼻梁區、噴油器套周圍等重要部位,然后經水套上下層之間的通孔6流入上層水套4,最后由出水口5回到氣缸體,冷卻其它部件。
冷卻水首先進入氣缸蓋1,對其進行冷卻,然后再回到氣缸體,冷卻其它部件,這樣可以極大程度的使高熱負荷的氣缸蓋1得到充分冷卻,使得水流分布更加合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未經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5548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